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3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發熱表現, 體溫>38℃。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患病史的患者, 參與調查研究前1周內外傷史或者手術治療史的患者。將其分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組(130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非活動合并全身性感染組(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組男67例, 女63例, 年齡24~62歲, 平均年齡(42.4±6.6)歲;其中, 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硬化病的患者分別有39例、8例、33例、47例、3例;患者經分泌物/體液細菌或真菌培養結果呈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非活動合并全身性感染組男51例, 女49例, 年齡22~65歲, 平均年齡(43.1±7.1)歲;其中, 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硬化病患者分別有30例、6例、27例、35例、2例;患者經分泌物/體液細菌或真菌培養結果呈陽性。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的24 h分別采靜脈血3 ml, 經常規離心分離后獲取血清, 將其置于-20℃的冰箱中進行保存, 待檢。分別對CRP、ESR、WBC、PCT等炎癥指標進行檢測。
其中CRP的檢測采用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試劑盒由寧波美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ESR檢測采用魏氏法(以3.8%枸櫞酸鈉作抗凝劑, 按照1∶4的比例對血液標本進行稀釋后, 觀察一定時間后魏氏血沉管中紅細胞自然沉降毫米數);WBC直接采用日本希森美康XS-1000i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PCT檢測結合一步免疫測定夾心法和最終熒光檢測法(ELFA)來進行(試劑盒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上的說明進行操作。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各項檢測指標之間的差異。比較CRP、PCT診斷全身性感染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CRP、ESR、WBC及PCT檢測結果, 可見除ESR外, 其余指標均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組低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非活動合并全身性感染組的情況, 但只有CRP、PCT檢測水平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分別對檢測結果差異十分明顯的CRP和PCT兩項指標診斷合并全身性感染的情況進行比較, 可見PCT診斷自身免疫性疾病非活動合并全身性感染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均顯著高于CRP(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實踐研究表明, 感染是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2], 對其進行及時診斷對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其生存質量都有重要意義。然而, 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的患者一般無特異性標志物, 臨床一般是結合其主要癥狀、體征以及相關抗體檢測來進行綜合判斷, 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的患者與合并全身性感染的患者都有咳嗽、發熱、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 且經典的炎癥檢測指標(如CRP、ESR、WBC等)則可能受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的使用造成診斷靈敏度、特異性下降的情況[3]。
本文對幾項經典指標的檢測結果以及PCT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發現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非活動合并全身性感染組患者的ESR、WBC水平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 而CRP和PCT的比較則呈現出合并感染組顯著升高的特點。CRP作為肝細胞中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可以隨炎癥的出現急劇增高, 除了常規感染患者外, 其在腦室內出血、圍生期窘迫等多種疾病中也會發生, 檢測特異性并不是很高。但PCT屬于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體物質, 正常情況下, 血清中的水平很低或者幾乎無法檢測, 但在感染發生后可隨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同時, 其在炎癥反應發生后的2 h內即被檢測到, 是最早出現在血漿中的物質, 早于其他炎癥指標, 同時在體外檢測時也具有高度的穩定性[4], 特異性和靈敏度高, 本文比較了PCT與CRP診斷全身性感染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 PCT均顯著更高, 提示其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和合并全身性感染的情況進行鑒別, 效果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雷震山, 杜劍強, 吳少琴.血清降鈣素原在鑒別細菌性感染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中的應用價值.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33(32):6355-6356.
[2]方宏罡, 董秀鵬, 龐玉軍.降鈣素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與細菌感染中的臨床價值.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2, 23(6):770-771.
[3]周昭雄, 劉玉蘭, 莫建偉.白細胞計數及降鈣素原與全身性感染的相關性分析.吉林醫學, 2012, 33(14):2924-2926.
[4]譽秀華.血清降鈣素原在鑒別細菌性感染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動期中的應用價值.醫藥前沿, 2014, 28(7):186-187.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