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0例。參照組中患者年齡在28--54歲,平均年齡(41±2.8)歲其中初中學歷8例,高中學歷18例,本科及以上學歷14例。實驗組中患者的年齡在30--56歲,平均年齡(43±3.4)歲,其中初中學歷6例,高中學歷17例,本科及以上學歷1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上并無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參考組患者在空腹的條件下外周靜脈血,進行常規的離心,分離上層的血清,使用同一常規的血清降鈣素元試劑進行檢查,所有的操作內容全部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測;實驗組患者在常規的治療護理的基礎上,以血培養,以檢測出感染的性質,并根據不同的感染情況給予對癥的抗感染治療[3],在治療的全過程都進行檢測血清降鈣素原。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治療手段后的血清降鈣素水平,其中實驗組的患者依據不同的性質分為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其中兩組計量資料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降鈣素原的指標對比 參考組婦產科感染疾病的患者治療前血清降鈣素原為,治療后為;實驗組婦產科感染疾病的患者治療前血清降鈣素原為,治療后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如表1。
3 討論
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特點和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現感染性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有助于緩解病情,有利于進一步組織病情惡化。但是,目前在婦產科領域感染性疾病是缺乏明確的標志物,現在常用的指標有:白細胞計數,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但是由于這些指標缺乏特殊性,容易受到免疫的抑制或者激素藥等藥物的影響。故此,找到一種有效的診斷指標是提高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的。血清降鈣素原是一種蛋白質,因為患者體內的毒素反映,引發降鈣素原的產生,它會隨著炎癥的反應程度而變化,活動性肝炎,急性肝炎、胰腺炎,腫瘤等相關的炎癥都可以引起血清降鈣素的上升。治療前后的血清降鈣素原的指標數在明顯呈下降趨勢,表明可能與感染源有關與其他的常規治療手段相比,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更加客觀,并且操作簡單,是重要的感染疾病是檢測指標[4]。
經本文研究發現,分別檢測了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婦產科感染性疾病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結果表明,血清降鈣素原的含量高低,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感染程度,并且血清降鈣素原不會受非感染性病菌是影響,是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過程簡單,特殊性強,是婦產科感染性疾病診斷,識別感染類型的重要手段,是臨床治療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值得臨床全面推廣應用的。
參考文獻
趙仙芳.血清降鈣素原檢驗在婦產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參考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4):1815-1816.
陸天明.血清降鈣素原檢驗在婦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價值分析[J].醫藥前沿,2017,7(19):111-112.
陳巧巧,雷明,湯颯爽等.剖宮產產褥感染產婦的血清降鈣素原與 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9):4503-4505
張麗英.血清降鈣素原在婦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1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