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英語需求和《材料化學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該文從教學方法上對《材料化學專業英語》進行了研討探究,根據專業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將專業英語教學與學生的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相結合,凸顯專業英語在大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通過類比基礎大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段落和表達,引入專業英語的詞匯記憶、段落翻譯和語言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專業英語 教學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c)-0187-02
英語是全世界分布最廣泛的語言,也是國際交流中應用最多的語言,眾多國際機構都以英語作為交流語言,絕大多數具有較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也將英語作為自己的刊物語言,或者將刊物所發表論文的摘要添加英語翻譯。據統計,世界上超過80%的權威學術期刊都以英語作為自己的刊物語言[1],多個領域的研究前沿動態都是以英文報道,學好專業英語對提高學生學術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大學階段一般高校都會開設兩門英語課,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3]。前者針對絕大部分專業授課,旨在提高學生的公共英語交流水平,在教學方式上幾乎沒有任何專業差異,大多數都是由英語專業的老師授課,而后者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熟悉自己主修專業的英語詞匯及其表達方法,要求教師在熟悉英語的同時還需熟練地掌握專業知識,往往由英語較好的專業教師授課。普通英語是本科教育中的必修課,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迫于考試的壓力和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等級考試的壓力不得不竭盡全力學習以求考試通過,而專業英語常常只是作為一門專業選修課且考試大多以開卷的形式,對本科階段的學生來說所面臨的考試壓力相對較小,因此常常得不到學生的重視。與此同時,相比普通英語的學習,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時由于專業性和科普性太強[4],公共英語學習中幾乎從未出現的詞匯眾多,且材料化學專業在化學化工領域涉及面廣,專業性強[5],部分學生表示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聽不懂、難以理解。又由于很多老師上課時僅僅以專業詞匯或學術論文的翻譯作為教學和考核的重點,致使學生對專業英語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是否能夠學好專業英語尤為重要,只有使學生了解到學習專業英語的樂趣,以及它對畢業設計的文獻調研或者后期深造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生不再感到專業英語枯燥乏味,逐漸從詞匯、段落和表達能力上學好專業英語。
1 詞匯方面指導學生從記英文簡稱開始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母核,學習任何語言都是以學習詞匯開始,專業英語也不例外。相比公共英語詞匯大多源于普通社會交往和生活交流,材料化學專業英語詞匯往往在普通英語讀物中難以見到且具有較為復雜的表達方式,常常令學生望而生畏。在作者所帶的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中,部分普通英語較為優異、詞匯量較大的學生也認為材料化學專業英語詞匯沒有普通英語詞匯中的規律,難以形成較為系統的記憶。由于材料化學專業英語的詞匯大多數為專業詞匯,涵蓋高分子材料、無機材料、復合材料等眾多材料的專有名詞,數量眾多,對大三年級的本科生初學者來說很難形成較為系統的記憶,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部分材料化學專業課程中,特別是《儀器分析》課程的教學中時常需要穿插以英文首字母為簡稱的儀器分析方法,如X射線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簡稱為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簡稱為SEM等。同樣地,該類簡稱在高分子材料學中也十分常見,如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為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簡稱為PVC等。相比復雜的專業詞匯的英文全稱,英文簡稱顯然更容易被學生牢記,并且英文簡稱在實際生活中也應用較多,學生除了能夠從課本中學到專業詞匯外,也能比較容易地在生活中了解到某種材料的英文簡稱,進而了解該材料的英文全稱,由此形成聯想記憶,方可較為容易地尋找到材料化學專業英語詞匯的一般規律,增加專業英語的詞匯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剛剛進入材料化學專業英語學習的大三學生,可先幫助其回憶專業課上學過的英文簡稱,進而對其解釋該簡稱的英文全稱,一方面可帶領學生復習之前所學的專業內容,另一方面可由此增加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專業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成就感。
2 段落方面與英文文獻閱讀和畢業設計相結合
無論普通英語還是專業英語的教學,詞匯始終只是零散的英語知識,僅僅依靠詞匯量的積累也無法使學生很好地掌握專業英語技能,但是材料化學專業英語作為一門專業課程而非語言類公共課程,顯然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插入太多普通英語教學中的“造句”、“時態”、“語態”等語法知識,也不可能在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花太多時間去溫習普通大學英語中已經學過的內容。同時我們在以往畢業生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學校所要求的本科畢業論文至少引用3~5篇新發表的英文論文認識度不夠,在引用英文參考文獻時經常出現引用不合理、不恰當等現象,對于往屆畢業生引用英文參考文獻時出現的張冠李戴的現象,我們分析是因為學生并未深入了解自己所引用的文獻,在給自己的畢業論文中插入參考文獻時,大多都是以“達到學校的要求”的心態去引用參考文獻。往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中出現這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不強,對英文文獻幾乎沒有任何閱讀興趣,甚至在引用英文文獻將其作為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時幾乎沒有完全閱讀該論文的摘要部分,或者干脆將其他論文中引用該篇論文時對其做的介紹經過適當修改甚至直接復制到自己的畢業論文中。這樣的畢業論文表面上引用了足夠的英文參考文獻,實際上學生可能根本沒有了解到自己所引用論文中闡述的關鍵問題和得出的重要結論,對學生學術態度的培養極為不利。學生除了在畢業論文中應用不恰當的參考文獻之外,對摘要部分的英文翻譯也經常出現較大問題。大多數學生都只是將中文摘要通過翻譯軟件進行翻譯后復制到畢業論文中,經常出現專業詞匯翻譯錯誤等現象。
上述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大多是由于對專業英語學習不夠認真和重視所導致。因此在材料化學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翻譯學術論文段落”的教學方法,而需要將此與學生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相結合,引導學生去查閱自己畢業設計所在領域的研究前沿文獻并組織學生閱讀和總結,讓學生讀懂自己所引用文獻的內容,自己完成畢業論文摘要部分的英文翻譯,讓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將專業英語“學以致用”,認識到專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3 語言表達方面在講解PPT上鍛煉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方法,也是語言表達的基本方法,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既有輸入又有輸出方能對所學語言形成深刻記憶。專業英語教學中,若僅僅采用機械式的記憶和任務式的練習,大三年級的學生很難對所學內容形成深刻記憶并延續到大四年級,也存在部分學生以考研復習為借口對高年級階段開設的課程并未認真學習,致使自己需要使用專業英語查閱參考文獻或書寫畢業論文時精力交瘁,備感無助。針對以上情況,老師需要向學生闡述專業英語與考研復習的統一性。專業英語可能對考研英語試題影響較小,但是它關系到學生在后期學習或研究中能否及時了解某一領域的最新前沿動態,對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至關重要,是進行高級研究的基礎。為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可將專業英語與文獻檢索相結合,鼓勵學生自己查閱研讀英文文獻,同時將其總結成PPT并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研讀的文獻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作者的教學實踐證明,完全將學生的課后作業布置為在課堂上分享自己閱讀的英文文獻,并允許最多3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分工合作。相比直接布置翻譯英文文獻的課后作業,該類課后作業在避免學生使用翻譯軟件翻譯或抄襲他人作業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學習盡早準備畢業論文的書寫和答辯,在廣大學生中也有80%以上的好評,同時上交的課程作業的重復率也降到了不足5%。
4 考核方面多種考查形式并存
所有本科階段的課程中,大部分學生最為關注的莫過于考核的方式方法,考試前學生強烈要求老師為其圈劃重點、提供樣卷的現象數見不鮮。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學生期望在考試過程中得到更高的分數,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學生在平常學習過程中未付出相應的精力,擔心自己能否正常通過考試。材料化學專業英語的考核,無論是閉卷或是開卷考試,過去大多只是考查學生的翻譯能力,部分學生干脆將老師所劃定的內容死記下來,而這種以記憶力評判學生能力的考試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很多時候學生僅靠“死記”通過考試,實際并未理解課程的要點。
針對考核方面的問題,《材料化學專業英語》不能將考試內容僅限于詞匯和段落的翻譯,而需要給學生們適度的選擇空間,在保留原有考核方法的同時也可進行一些創新。例如,可將傳統的試卷考試形式改為提交一篇英文綜述的考核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調研領域,進而利用已有的專業英語基礎和自身的興趣愛好完成該領域前沿研究動態的總結,用學生書寫的科普性質的英文小綜述作為《材料化學專業英語》考試的評判標準,通過學生對專業英語“學以致用”的能力評判學生的學習狀態,相比考一些“死記硬背”的翻譯更為靈活和公平。
5 結語
《材料化學專業英語》對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決定自己能否走向世界,了解最新前沿科技動態的一門專業課程,既和公共英語有相同之處又有自己獨特的難點。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逐漸摒棄死板的教學方式,利用現代互聯網發達的優勢,將專業英語教學與文獻檢索相結合,通過引導學生記憶英文簡稱逐漸記住專業英語詞匯,在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準備和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鍛煉其寫作能力,通過課堂上以學生為主的文獻研讀分享增強學生在專業英語中的表達能力,深入了解學生的意見,提供多種考核方式供學生選擇,方能達到教好《材料化學專業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江銀,王春曉.化工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0(1):185-187.
[2]劉仰碩,李明,化學與化工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探索[J].廣東化工,2016,43(16):202-203.
[3]仰彩霞,李素芬,雷漢林,等.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1,12:132-133.
[4]胡建平.化學專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J].廣州化工,2015,43(1):176-177.
[5]朱鳳,耿同謀.《材料化學專業英語》的“教”“學”之道[J].廣東化工,2014,42(2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