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形式,是伴隨著我國農歷春節喜慶新年和趨吉辟邪的活動而產生的。這項用來美化環境、反映社會生活、表達心里愿望的一種大眾藝術,題材豐富、線條單純、色彩鮮明、雅俗共賞,在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中,年畫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過大年,貼年畫”是我國盛行千年的風俗。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年畫逐漸淡出了我們的春節。但是,在年味越來越冷清的今天,年畫的收藏卻如火如荼。據瀚海、嘉德等知名拍賣公司統計,2006年一年,包括年畫在內的版畫收藏品價格上漲200%,漲幅大大超過了去年炙手可熱的股市行情!
收藏熱到“天花板”,價格仍是“地板價”
年畫作為一門我國獨有的民俗藝術收藏品,卻一直未受到國內收藏界的重視。據廣州嘉德拍賣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幾年前曾經作過一個調查,發現人們對年畫了解甚少。他們曾經試圖通過舉辦年畫拍賣專場,向公眾全面展示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并實現“藏寶于民”,聚集社會力量保護年畫精品。但2002年該公司舉辦的一場年畫專場拍賣成交率僅為38%,顯然未得到重視。
而早在17世紀,國外就對中國年畫產生濃厚的收藏興趣。在美國、歐洲等國家的博物館中,中國木刻年畫的收藏相當豐富,國際美術界的重視、全球收藏界的投資,加大了年畫的供求缺口。
近年來,國內喜歡年畫、收藏年畫的人開始多起來,年畫這種反映民俗文化的藝術品的收藏、投資價值也開始凸現,整個市場處于逐漸興起的局面。
在年畫收藏品交易市場上,清代年畫每張可在300元至1500元之間,至于更早的老年畫,其價格就不可估量了。木版年畫近年來在京、滬拍場上經常出現,每張價位從500元到3000元不等。但這些都是“小活兒”,像明代陳老蓮等大畫家的作品尚未露過面。拍賣記錄中除了老年畫外,還有1947年至1959年間已故或老一代藝術家創作的新年畫。像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輩的作品,每一張對開的都要3萬元左右。成冊的木版年畫,折合成每一張畫計算,最高價值可達到5000元。
1999年鄭州首屆連藏拍賣會上,年畫條屏《鬧天營》以450元成交,年畫條屏《楊門女將》以1000元成交。2000年北京拍賣會上一拍品“新年畫選集”解放區木版水印16散張,底價3000元,結果一直拍到8800元的高價;另一件木板印年畫也從1000元拍到9600元。廣州嘉德拍賣行2002年的年畫專場拍賣會上,一幅明代年畫《壽星圖》,拍賣結果為7萬元人民幣,而其中一對《尉遲恭瀝粉金門神》和《秦瓊瀝粉金門神》天津清初木板年畫拍出了9.02萬元高價,開創了我國年畫拍賣記錄。
由于年畫是貼在墻上的美術品,每年都要更新,所以遺留下來的很少,特別是品相好的更少,而年畫保存也極其困難,所以不少藏家都感慨地說:“年畫收藏已經熱到天花板了,但價格卻仍是地板價!”
我國著名網絡社區“天涯社區”收藏天地版版主vwxv,是一位具有20多年年畫收藏經驗的藏家。他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說:“2000年前后北京市場上最普通的年畫只要兩、三塊錢,放到現在大多能賣到六十、七十塊錢,7年的時間長了20倍,那些精品就更不用提了!價值都呈幾何級數上漲,而不像一般的藏品隨著年代呈百分比上漲。我預計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也將如此。”
我國年畫研究第一人王樹村說:“年畫無論是紙張、畫板以及繪畫技術上都顯示著各個時代的人文歷史特點,是不可再生的文物。”相信隨著人們對年畫這一民俗藝術品的歷史價值、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認識越來越深,年畫在拍賣場上的價格也必將水漲船高,“錢”景無限。
決定年畫價值的四大因素
那么,哪些因素決定著年畫的價值呢?
“天涯社區”收藏天地版版主vwxv說,我國年畫歷史源遠流長,遍地開花,各地年畫又因百姓審美情趣與民間風俗不同而風格各異,價值各異。但是總體來說,年代、內容、幅度、精美度四大因素共同決定著年畫的價值。
第一,年代。由于年畫極難保存,所以越久遠的越顯得彌足珍貴,但是一些特殊時期的年畫也要重點關注。
我國年畫歷史悠久,據史載,在東漢及六朝時代,就有門畫了。到了唐宋,年畫應用更為廣泛。但這段時期的年畫在現今幾乎無可能存在,價值不可估量。
進入明清,隨著雕版套色技術的進步,民間年畫更有了長足的發展。19世紀末,現代印刷技術猶如狂飚橫掃印刷業,傳統的木刻年畫逐漸被現代印刷年畫所替代。20世紀60年代下半葉,中國內地年畫在*****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樣一來,明、清兩代的木刻年畫已具有文物性質,而且佳作頻出,從名家、稀缺性等角度考慮,具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由于明后期的年畫雖有記載,幾無實物,所以乾隆以上的就是珍品,極受美術出版界、民俗研究專家的追捧,升值最快。
*****過后,一些年畫作坊舊版新印,但因紙張、顏料等原材料的變化令其收藏價值大減。至于新版新印年畫,因刻繪者對原作缺乏理解及技藝功力所致,往往形存神亡,有些甚至面目全非,不再具有收藏價值。
解放區年畫和*****時期年畫,也因其特殊的歷史背景,成為珍貴的藝術品,受到廣大收藏家的青睞。
第二,題材。傳統年畫的題材大體可分為五類。一類為神像,以門神為最常見,其他如財神、灶王、關王、八仙等等。二類為吉祥圖案,如狀元及第、吉慶有余、連生貴子、群仙祝壽等等,畫面精致美艷,最受百姓歡迎。三類為歷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園結義、昭君出塞等,多為百姓崇敬喜愛的先賢。四類為戲曲故事,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五類為市井風格,如《春游圖》、《賽龍舟》、《搖錢樹》、《老鼠娶親》、《鯉魚躍龍門》等,此類年畫題材豐富,文化內涵深厚,極有審美、研究和收藏價值。而傳統戲曲舞臺造型類是最能反映出戲曲表演時的韻律感的藝術品,2003年北京中國書店春拍場上,專程趕來的歐美“中國通”巨資競買的就是此類。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如《三國演義》、《紅樓夢》人物故事木版年畫當然也是投資、收藏兩相宜的首選品種。
而那些表現特殊歷史時期、歷史內容的木版年畫最應留心,增值潛力最大。如變法題材的《捉拿康有為》,表現反帝國主義侵略的《劉提督克復水戰得勝全圖》,表現甲午戰爭的《炮打日本國》,還有介紹西方新科技在中國應用的《唐山真跡圖》、《上海火車站》等。
此外還有一些宗教內容的,如以媽祖、天主教等元素為題材的年畫,由于其印刷數量非常少,屬于稀有品種,也值得關注。
更有一種類似古代春宮圖的年畫,貼在灶,爐旁邊,起防火作用(在五行中,春宮屬水),這種年畫存世更少,當然收藏價值也更高。
第三,精美度。雕版、設色、用紙、顏料的不同都會影響年畫的精美度。各地雕版風格各異,有的柔美精致,有的粗獷豪放,不管哪種風格,雕版完整無破損、斷裂的為上品,這個從刷印上可以辨別。年畫設色分為單色,套彩,手工上色。一般來說彩色由于單色,手工上色又優于套彩。一般年畫用半生不熟的宣紙,因為這種宣紙成本低,適合印刷(不太洇),而且適合張貼。但也有少數用上等熟宣,如冰雪、云母等,這種宣紙,側光看,有閃閃的磷光,非常精美,收藏價值更高。另一些用神仙碼子、多豆紙、毛邊紙等很低檔的紙的年畫則沒有什么收藏價值。年畫顏料則以寶石藍最為珍貴,孔雀綠和朱砂等次之。
第四,尺幅。尺幅越大,價值越高,成套的年畫價值最高。李先生說,1996年看到一套清朝光緒年間出產,四尺八條屏,組合彩色的《趙州大石橋》,當時賣主開價8萬,現在肯定是國寶級的藏品了,價值不可估量。
年畫收藏的四大竅門
昔日貼在墻上的年畫,而今由于其歷史的積淀正越來越凸現他的經濟價值,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收藏年畫,投資年畫。對初出茅廬者,“天涯社區”收藏天地版版主vwxv提出四大竅門讓年畫收藏輕松上手。
一、收藏精品。任何藏品除非存世極其稀少,否則都是當時值錢的現在更值錢,當時不值錢的現在依然不值錢。對年畫收藏入門者來說,最保險的就是盡量收藏幾大著名年畫產地的年畫精品。如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南朱仙鎮、河北武強等地的年畫。
二、民俗特色。年畫“妙畫財神菩薩,巧繪土農工商”,一方面承載著普通百姓的美好愿望,一方面也記錄著百姓的社會風俗。年畫收藏家盡量收藏具有民俗內容的年畫,這個要求收藏者本身對民俗背景有些理解。
三、專題收集。按照年畫反映的時代、內容或地域專題收集。如果初出茅廬,完全可以從近現代年畫入手,以獨特的視角收藏出自己的風格。比如,像新中國成立以來那些以凸顯時代氣息的內容為專題的年畫,有的低至十幾元一幅,也有的傳統年畫會重復印刷,但可能會有局部修改,這些修改版一般存量很少,應該重點關注,如果作為一個系列收藏,會有很大收獲。還可以按照地域收藏,比如收藏近代舊上海年畫。它是風靡一時的月份牌的前身,除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以外,還是研究近代歷史、政治、民俗和舊上海風情以及市民生活的重要歷史資料,一直為藏家所重視。具體收藏時,可以按照“點——線——面”、“擒賊先擒王”兩條原則進行。
四、巧辯真偽。收藏木版年畫,必須辨偽。關鍵的一點是:木版年畫是傳統工藝,以刀代筆,設色用天然顏料,水印有洇透感。仿印新品是平面油墨印刷,無刀痕,顏料是油制工業品,過艷過亮。傳統年畫用手工宣紙印刷,仿品用機制宣紙,這也是較易辨偽處。識別激光打印的冒充品,有個更簡單的辦法,把畫放在放大鏡下觀察,激光打印作品呈現出灰黑白三色光點,而真正的木板年畫則是沒有的。
年畫雖然收集上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收集到許多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的年畫精品。
目前年畫問津者尚少,市場價位又低,收藏年畫正是時候。我們可以從容地選購精品,悉心研究,搶占先機,相信隨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及人們對民間藝術重要性與內在價值認識的提高,中國年畫這朵民間藝術的奇葩必將登上大雅之堂,大放光彩,年畫升值指日可待。
小貼士:
值得關注的幾種其他形式年畫
年畫連環畫。這種年畫兼有年畫與連環畫的多種功能于一身,是一個多功能收藏品,幾年前就已受到收藏界的關注,近年來更是身價不凡。現在隨便一套老版的年畫連環畫沒有幾百數千元是拿不下來的,有的價格早已直逼萬元而去。
年畫縮樣。這種被稱為袖珍年畫的年畫樣本,屬于非賣品,是出版社為了方便新華書店定貨用的。其印刷相當精美,色彩艷麗,而且每本都有多幅,如今越來越受到藏友們的歡迎。
年畫選輯或小集。這種形式都是從年畫中優中選優的作品,都屬于精品一族。一般的尺寸越大價值越高,如1972年人美社大開本的《年畫、連環畫選集》價格在500元以上。而越小的價值也越高,如1974年小開本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彩色年畫小輯(散頁、帶外封套),現在市場價在200元以上。
年畫原稿。這是領漲年畫市場的風向標,拍賣場上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