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農藥如何走綠色路

時間:2022-10-22 16:25:02 來源:網友投稿

建設綠色農藥企業, 發展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將成為2014年我國農藥產業發展的主旋律。

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綠色化學運動。1995年3月16日,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設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并于1996年在華盛頓國家科學院頒發了第一屆獎項。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共設立了變更合成路線獎、改進溶劑和反應條件獎、設計更安全化學品獎、小企業獎以及學術獎5個獎項,旨在激勵創建“更清潔、更便宜、更敏捷”的化學工業,10年來為綠色化學的發展起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20世紀90年代日本政府也開始實施“新陽光計劃”,提出“簡單化學”的概念。歐洲也積極推進環保新政策,引入綠色化學的原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問題更是突出,因此重視與發展綠色化學更是迫在眉睫。作為綠色化學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藥工業,走綠色發展之路已變為眼下當務之急。

發展綠色農藥是實現生態農業的必經之路。

當前,我國農藥產業發展現狀并不樂觀,仍存在著許多實際問題,最主要的是結構失衡問題,如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市場供求結構等影響著我國農藥行業科學發展。

以山東為例,山東農藥企業數量較多,居全國第二位,山東省172家農藥生產企業遍布全省17市地,廠點多,小而分散、經濟實力差,市場競爭力弱。山東省具有原藥生產能力的企業30家,平均規模0.15萬噸農藥,平均每家農藥企業的年銷售額只有6000萬元,最大的年銷售額只相當于國外大農藥公司的百分之幾,規模差距太大,根本無法與國外大的農藥公司相抗衡。

山東農藥產量也較大,但產品結構明顯不合理。現有農藥生產企業172家,加上衛生殺蟲劑企業共有205家,其中具有農藥原藥生產能力的企業30家,制劑加工企業100多家,以生物、植物農藥為主要產品的企業18家。山東省化學農藥原藥生產產品約有60個,敵敵畏、氧化樂果、甲基對硫磷、辛硫磷、對硫磷、甲胺磷、久效磷、水胺硫磷、甲基異柳磷、滅多威、涕滅威、三氯殺螨醇、磷化鋁、馬拉硫磷、殺蟲雙、乙磷鋁、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18個品種,是山東省農藥原藥生產的骨干品種,大部分都是高毒、劇毒農藥,生物農藥產品有13個,僅有B.t(活性生物農藥)、水霉菌、瀏陽霉素、滅蠅胺、阿維菌素、模擬銀杏殺菌劑——綠帝等6個產品具有原藥生產能力。全部農藥品種中殺蟲劑占了70%,殺菌劑和除草劑比例偏低。山東農藥就是全國農藥工業的縮影。

總之,我國農藥工業結構尤其是產品結構一直不太合理,殺蟲劑比例大,殺菌劑與除草劑比例小,產品老化,重復生產嚴重,劑型落后。因此,要大力進行結構調整,合理優化品種結構,發展高效低毒生物農藥。對于農藥工業本身來說,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建設綠色產業。近年來,行業通過實施生態農藥戰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藥,建設生態農藥企業,夯實了綠色農藥工業發展的實踐基礎。

打造產業體系

2014年,綠色味將更濃,市場對綠色農藥的呼聲將越來越大,發展綠色農藥將成為2014年我國農藥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實現農業產業綠色發展,核心在于形成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低碳化、生態化的綠色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換升級,使綠色產業成為我國農藥工業發展的新引擎。

一是大力發展生態農藥。生態農藥具有安全、無毒副作用、不污染環境等優點。亟須加速生態農藥發展。對農業來說,生態化是發展我國現代農牧業的根本取向。要堅持生態化發展方向,把發展綠色農牧業與生態農藥結合起來,通過推廣現代化生產方式,創新組織化經營模式,形成一體化保障機制,打造綠色生態農藥品牌,做強一批帶動能力強的農藥龍頭企業,擴大生態農藥生產規模。

綠色農藥的概念也包括綠色農藥制劑,倡導使用低毒、低污染的農藥劑型及相關填料、溶劑、助劑,其中一個有效的措施就是液劑減少有機溶劑用量,向懸浮劑或水乳劑發展,從而減少有機溶劑對環境的污染。但建立綠色產業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大力發展生物農藥產業。

目前,開發、研制和推廣綠色農藥,已是世界各國農業努力的重點。尤其是生物農藥是2014年農藥產業發展方向。生物農藥具有安全、無毒副作用、不污染環境等優點,使病蟲害防治實現標本兼治,從而克服化學成分存在的缺陷。而且化學新農藥的創制難度越來越大,投入越來越多,人們對化學農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物農藥已得到國內外農藥行業的高度重視。目前生物農藥市場在快速增長,全球年平均增長率為99%,2014年將達到30億美元左右。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或其代謝產物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的一類制劑,是生物防治的物質基礎和重要手段。

隨著生物農藥研究的深入和應用技術的發展,生物農藥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工藝和方法日益成熟,最有希望取代有毒、有害的化學農藥,成為生產綠色有機食品、發展可持續生態農業的必需手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物農藥和其他的一些生物控制手段,將成為農業病蟲害防治的主流產品。生物農藥主要有微生物農藥(Microbialpesticides)、植物源農藥、基因工程農藥等,其中微生物農藥應用最為廣泛。我國發展生物農藥產業的優勢十分突出。在資源上、開發技術和產業培育相對成熟,基礎良好。綜合這些優勢,完全有條件、有必要把生物農藥產業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來培育。因此,2014,必須大力發展生物農藥。

二是大力開展農藥結構調整,促進傳統農藥向綠色農藥工業的轉變。這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2014年的調整結構將以發展綠色為主線,全方位、多層面和綠色化地展開,不僅包括產品結構調整,還包括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生產結構調整等等。2014年我國農藥產品結構調整的任務是以發展綠色農藥為目標,大力發展高效、低殘留、安全、環保的農藥新品種,如低毒有機磷、擬除蟲菊酯和吡啶類殺蟲劑等。同時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不斷擴大殺菌劑、除草劑的比例,大力發展以生物農藥為主體的綠色農藥。國家要求農藥行業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比重要逐年顯著提高。

圍繞發展綠色農藥,2014年組織結構調整的重點將是在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競爭力較強的原藥生產企業的基礎上,以原藥為龍頭,鼓勵和引導制劑加工和產品分裝企業通過重組優化,形成專業化、系列化的大型企業集團。通過生產結構的調整,促進農藥工業由小規模、分散化的經營向專業化、高起點、大批量的集約化綠色生產方式轉變。2014年,國家將提高農藥行業的進入門檻,并淘汰一批不合要求的中小企業,有利于行業走綠色之路。

三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建設綠色農藥企業、發展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將成為2014年我國農藥產業發展的主旋律。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建設綠色企業是當今世界的潮流,體現了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對于農藥行業來說,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建設綠色企業迫在眉睫。眾所周知,國內大部分農藥原藥生產能耗較大,環境污染嚴重,附加值較低,生產過程中未反應的原材料和副產物回收率很低;而且大部分原藥生產企業規模小,大部分環保裝置運行不正常或根本不運行;絕大部分農藥加工企業沒有三廢處理裝置。

中國農藥劑型主要是乳油、可濕粉和顆粒劑,水基化劑型少,農藥使用缺乏科學性,使得大量有機溶劑和添加劑隨著農藥施用進入自然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此外農藥包裝物(塑料瓶、袋)基本沒有回收,也對環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危害。2014年將是我國農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一年。

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發布的《農藥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提出了農藥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目標。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企業執行環保法規監管力度的加大,國家對農藥行業的環保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加大了農藥生產過程中“三廢”排放的監管力度。因此,行業要把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作為調整農藥產業結構、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和應對氣候變化并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使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從理念變為行動。

完善保障

綠色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著力加強制度、法規和環境建設,為以綠色發展促進科學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首先要完善推進綠色發展扶持政策。制定綠色農藥產業規劃,明確鼓勵發展、優先發展的綠色農藥產業項目,加強項目調控引導。完善綠色產品質量認證標準,形成標準化評價體系,加強綠色行業監督和管理。改進現有價格體系,逐步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商品化、價格的量化,建立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的補償賠付機制。調整財稅政策,運用稅收杠桿扶持綠色農藥產業發展,對消耗資源能源多、污染重的農藥品種實行高稅收,對綠色農藥發展項目和產業給予適當稅收優惠,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充分利用金融杠桿作用,對綠色農藥產業給予更優惠的信貸政策。

其次要健全綠色農藥發展法律法規。嚴格遵守我國現有的環境和生態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行業制定的規范性環境標準,加緊研究制定落實關于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國際公約和協議的實施細則和具體辦法。加快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農藥產業發展等領域的立法工作,對不利于綠色農藥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進行清理、復核和修訂。開展資源環境保護執法檢查和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資源環境破壞問題。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削減計劃,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

最后要創新綠色發展機制。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不斷完善能夠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要按照補償治理成本的原則,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健全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制定和完善鼓勵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對于發展綠色農藥工業來說,同樣如此,要建立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認真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新綠色農藥產業發展的新機制。

總之,倡導綠色農藥,大力開發綠色化學技術和綠色農藥制劑成為農藥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明智選擇。綠色化學(環境無害化學或環境友好化學)為目前流行的新概念,被倡導為21世紀的中心科學,成為化學領域研究的新熱點。為了使農藥工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必須改變農藥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轉變發展方式、走綠色農藥之路。

(作者為膠東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文章不代表本刊觀點)

推薦訪問:農藥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