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指導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有效傳播學校園文化,在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媒體形式越來越多、傳播環境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有效傳播校園文化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校園;媒體;傳播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各種媒體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點也不亞于大社會上媒體的作用。然而,全媒體時代下,校園媒體已經無法跟緊傳媒發展步伐,校園媒體身處社會媒體大環境之外,無競爭無生存壓力,發展動力不強;校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校園媒體“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管理機制,新聞宣傳效果不佳;校園媒體從業者專業素質不高、報道內容同質化、受眾群體相對集中、媒體技術設備更新不及時等問題都制約著校園媒體的發展和積極作用的發揮,整合校園媒體迫在眉睫。
一、管理融合,成立新聞中心
高校校園媒體是伴隨著高校的建立而逐步興起的一種非營利、非社會化媒體,主要包括校園報紙、校園雜志、校園廣播電臺、校園電視臺、校園網絡平臺等。它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宣傳與傳播校園文化的主陣地。它不僅為素質教育創造條件,而且還起著引導校園文化的作用,能夠創造良好的氛圍,為校園文化建設培養骨干力量。于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視校園媒體的組織與建立,上自校級,下至相關社團都有各自不同的媒體形式。據中國高校傳媒聯盟2010年的調查報告顯示,“90%的高校有兩家以上校級校園媒體,79.6%的高校有3~4家校級校園媒體,52.5%的高校有3~5家校級校園媒體。紙媒、廣播、電視、網站等是最常見的幾種校園媒體形式”。
然而,高校校園媒體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媒體,也不是純粹的行政部門與機構,很難完全依照媒體的規律辦事。校園媒體應順應媒體發展潮流,在定位、體制上進行改革和創新,加快內部媒介形式和高校間媒體的融合,注重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媒介經營管理學視角下,校媒整合應遵循“一體化、精簡化、專業化”原則。百度百科中對媒介經營管理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媒介經營管理是指媒介經營的管理者借助傳播手段、傳媒的功能價值和公眾的認知度以及社會影響力將傳播職能與經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傳媒組織的社會效應及經濟效應,是對媒介組織的經營任務或目標實現過程進行嚴密控制、科學把握和有效協調,是對媒介組織內部所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控制與協調。校園媒體雖身處相對寬松的媒介環境,不參與媒介競爭,但校園媒體管理應自覺向大眾媒體管理看齊,取其精華,化為己用。校園媒體目前存在的報道內容同質化、報道模式單一化、學生記者業余化等問題在媒體整合中都必須有所改進,這就要求校園媒體在整合中要遵循報道內容“一體化”、組織結構“精簡化”、從業人員“專業化”的基本原則,提高校園媒體的整體水平,確保校園媒體能夠快速、高效、節能運轉,為高校提高教育水平、促進文化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與此同時,各高校的校園廣播站記者采寫的新聞稿件或節目主持稿可以刊登在校報上,校報則可以發布校園廣播和電視臺的節目表和內容預告,類似校園內部的廣播電視報,引導更多的學生收聽收看校園節目,而校報的深度評論稿件又能夠使校園廣播電視節目更具權威性、深刻性,甚至對相關主題的后續內容進行系列的、連續的追蹤報道。這樣,既最優化地實現了校園媒體之間的資源整合、共享與利用,又提高了校園信息的傳播效率,加大了校園媒體的自主創新和品牌意識。
二、人才融合,建立通訊員隊伍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報刊、廣播、網站、通訊社等分屬于不同部門管理,都有各自的采編隊伍,各自培訓,人才質量各有不同,沒有形成統一的人才資源管理。在工作中他們往往是相互獨立的,且不同高校校園媒體有自己的一套運行機制,各自為戰,高校校園媒體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交流,新聞報道中時常出現新聞遺漏報道或者重復報道的現象,這些歸根到底都是因為各校園媒體人才資源冗雜、專業性弱,資源沒有實行有效整合。
高校校園媒體的人力資源共享,就是打通各媒體的宣傳團隊,相互合作,在某個媒體人數缺少的情況下能夠借用其他媒體的記者隊伍。各媒體在培養自己的宣傳隊伍時,對其他媒體隊伍積極采取開放的態度,允許他們前來學習。即由學校新聞中心組建一支統一管理的新聞采編通訊員隊伍,統一培訓統一調度使用,把原來分散的、相對獨立的校園媒體組織聯合起來,統籌各種校園信息和校園新聞,實現人力資源的共享。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報道質量,也可以避免同質化現象,提升彼此的品牌影響力。
三、稿件資源整合,得到有效使用
高校校園媒體對稿件資源進行整合,就是要根據稿件的體裁、選題和重要程度進行再分配,使稿件得到有效使用。即整合稿件資源,做到各盡其用,是提高稿件利用率、調動作者(特別是學生作者)積極性的最佳途徑。校園報刊收到的來稿最多,由于受版面限制,多余稿件可以根據其體裁和題材,在校園網絡刊載,在校園廣播播發,或通過校園電視臺進行聲像處理后播放。高校校園媒體作為內容自產自銷的傳播媒介,內容是其生存的基礎,稿件資源的融合將實現不同高校校園媒體之間的強強聯合,實現品牌共贏。
不同的高校本身就具有不一樣的校園文化,因而各自的校園媒體也有特定的語境;除此,不同的校媒甚至有不一樣的媒體定位及價值追求支撐的社團文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廣電與紙媒,乃至報紙與雜志之間,都有某種從業思維隔閡。
高校媒體間的合作,既要從新舊媒體區別出發,在理念思維和技術手段上討論“一雞多吃”的新聞定位互補及全媒體信息整合問題,也要從不同高校不同管理制度、不同校園文化的現實出發,解決將文化差異變為讀者興趣的問題,并要將有關信息深化為可資思考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