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忠心向黨鐵心為民永遠做改革實干者,供大家參考。
忠心向黨鐵心為民永遠做改革的實干者
非常感謝省委、省政府,給予一位已經退休22年的老同志這樣一份殊榮,讓我和全省黨員同志分享拼搏創業的奮斗歷程。過去,我在基層干了一些事情,這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今天我不是講先進事跡,我是用多年的工作實踐,和大家交流一名65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對黨忠誠,心底無私天地寬”,始終高揚敢于擔當、敢于競爭、敢于超越的精氣神。
我人生最大的榮幸,就是抓住了兩次機遇、兩次“搏”。第一次“搏”,1978年我出任X鎮黨委書記。我在X鎮一干就是14年,連續六年辦夜黨校解放思想,帶領干部群眾搶辦實體經濟,突破外貿出口。1985年,X鎮成了全省第一個工農業產值突破億元的縣城鎮。1991年,X鎮工業總產值超12億元,成功創建全省第一個文明衛生鎮,在全國鄉鎮百強名鎮中躍居第七位。
第二次“搏”,我出任X市委書記,上任后召開的第一次市委常委會上,我就深思熟慮地喊響兩句話:一句話是弘揚“X精神”,另一句話是“三超一爭”,“工業超常熟,外貿超吳江,城建超昆山,各項工作爭第一。”從1992年到1995年三年多時間里,X竣工投產了2000多個項目,其中216個超千萬元項目,拼搶到了一批世界500強跨國大集團,拼搶到了60多家打“江蘇”牌的全省首批集團企業。到1994年底,X在經濟總量、稅收入庫、外貿出口、外資引進等方面均在蘇州各縣市中領先,在全國取得了28個第一,成功實現了“三超一爭”的目標。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困難再多不言難,挑戰再大不服輸”,始終堅持以思想上的“破冰”引領行動上的“突圍”。
擔任市委書記后,我一直在思考X發展的出路在哪里?我們有近100公里的長江岸線,最大的優勢就是黃金水道,臨江達海。我到武漢國家長航局匯報,邀請他們來X實地考察,在全國第一個取得了沿江地方碼頭建設的開發權。有了沿江建碼頭開發權,但沒有對外大開放的載體平臺,拼搶保稅區成為決定X發展的關鍵一仗。我們主動向省委、省政府匯報X的優勢,爭取到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有了保稅區,還要打通交通大動脈。我們馬不停蹄地搶修了全國縣級市第一條高等級張楊公路。X精神有16個字,就是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不斷解放思想不斷大發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群眾無小事,鐵心為民辦實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依靠人民干事業,讓群眾充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較早地提出了“城市現代化,集鎮城市化,城鄉一體化,港口國際化”的發展目標,還敢于喊出“白天看像新加坡,晚上看像小香港”,要求“品位要高、造型要美、生態要好、居住要舒適、五十年不落后。”
生態環保綠色發展始終是我抓發展的一條底線,在上級還沒有要求和規定的情況下,就大膽果斷出手,以鐵的手腕一下子關停了70多家污染企業。我抓環保、治污染,做到“六親不認”,授予環保職能部門實行“一票否決制”。X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生態城市等殊榮。X在全國第一個做到教育投入占市財政收入20%以上,鄉財政50%以上,在全省乃至全國較早地實現了城鄉均衡教育和外地職工子女同城教育。奮斗新時代,晚霞再生輝!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將積極參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努力實現理論學習再深化、思想政治再洗禮、政治品格再錘煉,永遠做改革的實干者,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