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堅持“三個導向”,推動林木種苗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在全省林木種苗工作現場會上講話,供大家參考。
同志們:
這次會議既是全省林木種苗工作推進會,也是一次現場培訓會,還是一次種苗生產供應的供需見面會,可謂“一石三鳥、一舉多得”。
省林業局黨組對此次會議高度重視,***局長親自審定了會議方案,原打算親自出席會議并講話,但因要參加省委召開的一個重要會議,今天無法趕到現場。經他審定的講話稿也印發給大家,請大家一定要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圍繞貫徹落實***局長講話要求,我以“堅持‘三個導向’,推動林木種苗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為題,與大家交流。
導向是行動的指引和方向。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省委、省政府都明確提出各項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問題、目標、結果是事物發展的“一體三面”,三者相互貫通、相互承接、相輔相成,問題是出發點,目標是根本點,結果是落腳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這“三個導向”,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是推進林木種苗高質量發展的思維導圖和方法路徑,也是推動林木種苗大踏步前進的基本遵循。我們要把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體現在工作中、落實在行動上。
一、堅持問題導向,牢牢把握林木種苗的出發點在哪里。
堅持問題導向,實質上是一個及時發現問題、科學分析問題、著力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問題并不可怕,怕的是對問題麻木不仁。其實,問題就是潛力、差距就是空間、短板就是機遇,把問題解決了,事業就會開創新局面、工作就會取得新進步。從目前來看,我省林木種苗工作至少有“五大差距”。
一是政策支撐不夠。省級除了2013年和2014年印發《關于加強林木種苗工作實施意見》和《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 提高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外,未再出臺新的政策措施扶持種苗發展,各級財政投入資金也較少。省林業局近幾年也沒有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各市(州)也很少出臺支持種苗發展的文件。
二是規劃執行不力。雖然省林業局、省財政廳、省發改委于2010年共同印發了《**省林木種苗發展規劃(2011-2020年)》,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實際執行情況并不理想。市(州)層面基本沒有單獨的種苗發展規劃,甚至在市(州)林業發展規劃中,對種苗的內容也少有體現。
三是良種選育進展不快。我省現已審(認)定的林木良種143個、涉及樹種11個,但真正能形成產能的僅30個、涉及樹種7個(核桃、油茶、花椒、馬尾松、華山松、杉木、櫻桃),目前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中的皂角、方竹等經濟林樹種,以及國家儲備林建設需要的珍貴用材樹種均沒有良種。原因在于林木品種選育需要時間較長,少則7-8年,多則十數年甚至更長。
四是特色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綠化苗木調入多、賣出少。2018年我省從省外買入苗木4.7億株,同期銷售出省的苗木只有0.24億株。2019年從省外買入4.8億株,同期賣出苗木0.15億株。這并不是說省內沒有苗,根據調研了解和育苗統計數據顯示,省內苗木特別是大宗使用的香樟、桂花等常規綠化苗木,省內大多數苗圃處于滯銷狀態。同時,經過多年發展,外省一些地方已經出現苗木過剩、廉價處理苗木等現象,使得我省常規品種要搶占市場更加困難。省外市場對我省種苗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蜂糖李和刺梨等特色品種,但這樣的品種太少。
五是種苗企業競爭力不強。我省喀斯特地貌和山地面積占92.5%的客觀現狀,難以實現林木種苗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加之生產技術落后,使我省苗木生產成本較高,缺乏競爭力。種苗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2019年全省1000畝以上的苗木企業只有42家,100畝以下有2680家(占全省的80%)。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既要從思想上勇于正視、敢于面對,更要從行動上不怕觸及、善于化解,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林木種苗工作中的各種難題。
二、堅持目標導向,牢牢把握林木種苗的根本點是什么。
堅持目標導向,就是以實現目標為方向,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著既定目標奮斗前行。**林木種苗的目標是什么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認清形勢、把握大勢、了解趨勢。
形勢要從林木種苗的特殊性來認識。沒有好的種子,就沒有好的苗子,就難以建成好的林子。正如農民說的那樣,“好兒要好娘,好種多打糧”“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相對農作物而言,林木種苗質量影響更長遠。農作物種子質量出問題,影響一季收成,而林木則影響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收成”。我們種植經果林,多數要4-5年才掛果,一般要5-8年才發揮效益,加之營造經濟林前期投入大,一旦品種出問題,將會造成重大損失。林木種苗的形勢就是作用越來越大、壓力也越來越大。
大勢要從省委省政府要求上來把握。省委書記孫志剛在農業科技工作專題會議上指出:種苗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要切實做好優良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工作,明確重點,開展聯合攻關。諶貽琴省長在全省林業特色產業專題會上強調:要加強林木種苗工作,培育壯大本省種苗企業,支撐我省國土綠化和林業特色產業,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時光輝在專題聽取種苗優化方案匯報時要求:當前種苗種業工作要聚焦12大產業,做好現有品種比選,集中力量突破種子、種苗及服務配套支撐體系各方面的瓶頸問題,促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李再勇常務副省長、吳強副省長也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林木種苗的大勢就是寄予厚望、大踏步前進。
趨勢要從林木種苗面臨的變化來了解。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看,我省林木種苗將出現“五個變化”,即從綠起來到美起來的變化,從生態林到經濟林的變化,從常規性向稀有性的變化,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變化,從買進來到賣出去的變化。這些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國土綠化方式轉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的必然要求。林木種苗的趨勢就是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看,林木種苗要有“五個新目標”。
一要在服務國土綠化上有新目標。我省即將實現森林覆蓋率達60%的歷史性指標,規模化造林已經大大減小。但仍有部分低質低效林地、采伐跡地、造林失敗地和其它立地條件差的地塊需要造林綠化,需要更高質量的種苗。特別是立地條件差的地塊,更需要培育耐干旱、耐瘠薄的樹種。我們要圍繞提質增效,科學選擇樹種,提高造林成活率,保障綠色的底色不淺。
二要在服務產業革命上有新目標。根據《**省特色林業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我省明后兩年計劃新造竹子、油茶、花椒、皂角、核桃310.56萬畝,改培322萬畝。其中:新造竹林基地30萬畝、新造油茶38萬畝、花椒90萬畝、皂角50萬畝、刺梨42.56萬畝、核桃60萬畝,改培竹林270萬畝、花椒25萬畝、刺梨27萬畝。預計需要金佛山方竹、楠竹和其他筍用竹苗1750萬株,油茶良種苗木2717萬株,花椒苗6700萬株,皂角苗木2220萬株,刺梨苗木1221萬株,核桃苗木480萬株。同時,精品水果產業、茶產業等都需要大量優質種苗。大家要根據任務,按需確定目標,科學組織種苗生產。
三要在服務國家儲備林上有新目標。按照《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8年),我省第一批國家儲備林建設任務是1098萬畝,項目總投資604.42億元,并在5年內完成。預計到2022年,我省國家儲備林項目造林(含補植)面積521.89萬畝,需苗量約2.91億株。主要樹種為:楠木、紅豆杉、鵝掌楸、銀杏、櫸木、杉木、華山松、柳杉、香樟、榿木等。國家儲備林建設,是目前投資單價最高的造林項目,希望大家根據地方儲備林建設進度,抓好種苗準備工作。今天上午我們參觀的石阡縣國榮鄉長榮花卉苗木園區,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楠木育苗基地,也是今天集中授牌的省級保障性苗圃之一,希望類似的保障性苗圃多為國儲林等項目建設提供苗木。
四要在服務鄉村振興上有新目標。鄉村振興其中一條就是生態宜居。省委省政府已經把農村地區村莊綠化覆蓋率納入對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考核范圍。在鄉村將開展景觀通道、庭院綠化、四旁綠化、鄉村道路、休憩公園建設,建設一批森林鄉鎮、森林村寨、森林人家。“十四五”期間,全省鄉村綠化面積約110萬畝,這是苗木培育的重要信息,要圍繞需求來布局,注重美化、彩色、香化、果化等多樣化發展。按照國家林草局部署,省林業局將公布全省鄉土樹種名錄,把觀樹形、觀花、觀葉、觀果的分類列出來,今年將印發給大家,以作為今后苗木培育的指導。
五要在服務城鎮綠化上有新目標。9月4日召開的全省新型城鎮化推進大會明確提出,要著力提升城鎮基礎設施品質、居住品質、基本公共服務品質、生態環境品質、社會治理品質,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著力打造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城鎮綠化是提升城鎮品質的重中之重。在城區,將推進郊野公園、城郊森林公園、山體公園以及城郊綠道、環城綠化帶、生態廊道建設,提高景觀效果,希望大家圍繞提升城鎮品質,在珍貴、稀有種苗上確定新目標。
三、堅持結果導向,牢牢把握林木種苗的落腳點在何處。
堅持結果導向,就是以工作成效為標準,以實實在在的業績接受檢驗、評判工作。不能說得熱熱鬧鬧、干得轟轟烈烈,最后結果凄凄慘慘。**林木種苗要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必須要實現“五個大突破”。
一要插上“科技翅膀”,在種苗優質化上大突破。剛才,趙德剛院長從科技的角度,介紹了科技在種苗中的巨大推動力。種苗科技含量是林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正如***總書記指出那樣: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種子與科技結合,這是改變命運、創造歷史的偉大結合。我們要充分借助和發揮科技的關鍵作用,為林木種苗插上科技的翅膀。科研院所、生產企業要加強科技攻關,聚焦重點產業、重點品種、關鍵環節,加大對我省野生珍貴和優良鄉土樹種種質資源的科技研究,解決好科研和生產“兩張皮”的問題。我們也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強化政產學研金結合,集中各方面資金加大對重點林木種苗科技項目的支持。
二要打上“產業烙印”,在種苗珍稀化上大突破。我省苗圃數量少、規模小、苗木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林木種苗產業化水平較低,常規的和普通的苗木基本能自給自足,但是高檔的和珍貴的樹種,大多靠省外買入,中高端市場被外省種苗占領。我們要突出高端化,通過產業的高端化、集聚化發展,把珍稀樹種的市場搶回來、把高端樹種的空間奪回來。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生產企業“掛羊頭賣狗肉”,基地在省內、種苗在省外,希望大家優先采購省內種苗,不斷提升全省種苗產業化水平。
三要補齊“基地短板”,在種苗規模化上大突破。龍頭企業是種苗產業化的核心,對于促進種苗產業化經營,推進種苗商品化、專業化具有關鍵作用。不建自己的基地,利潤的大頭都會流失在外。我們計劃五年內培育種苗類省級林業龍頭企業達18家以上,加快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種苗業開發,建設包括國有種苗基地和民營種苗基地在內的多種類型的大型龍頭企業。這次授牌的37家省級林業保障性苗圃,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成為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種苗業骨干龍頭企業。
四要推動“黔苗出山”,在種苗特色化上大突破。我省植物物種多樣性位居全國第4位,有維管束植物8612種(包括亞種、變種和變型),其中銀杏、銀杉、珙桐、紅豆杉、桫欏、連香樹、馬尾樹、水青樹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79種,豐富的樹種資源為我省林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質基礎和育種材料。但目前開發利用較好的只有刺梨、蜂糖李、瑪瑙紅櫻桃等極少數品種。眾多的特有珍稀保護植物以及杜鵑、山茶、木蘭、竹類、蕨類、蘭科植物等種質資源豐富的植物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我們要大力開發特色資源,讓**苗木走出**、走出西南、走向全國,使“引苗入黔”變“黔苗出山”。
五要戴上“鐐銬跳舞”,在種苗規范化上有大突破。俗話說,國有國法、行有行規。林木種苗的規矩就是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來不得半點以次充好。帶上“鐐銬跳舞”,不是林木種苗的枷鎖,而是林木種苗的規范。各類種苗企業都要尊崇行業規矩,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嚴格執行種苗生產經營管理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及“兩證一簽一說明”。我們也將嚴厲打擊制售假劣林木種苗等違法行為,維護林木種苗市場經營秩序和廣大林農合法權益。同時,加強種苗行業協會建設,建立健全各級林木種苗協會或社會團體,充分發揮其在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行業協調、行業代表等方面的作用。
希望大家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拉開攻堅必勝的架勢、掀起大干快上的聲勢、彰顯舍我其誰的氣勢,推動林木種苗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
推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