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X鎮鄉村振興典型發言材料(2022年),供大家參考。
XX鎮總土地面積XX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XX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XX%),耕地面積XX萬畝(水澆地面積XX萬畝)。全鎮轄X個行政村,XX個村民組,XX萬戶,XX萬人,其中農業人口X萬余人,屬典型的農業鎮。20XX年以來,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工作部署,XX鎮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X市和區委、區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改革、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基礎建設“三件大事”,在“三農”事業建設發展上取得了較好成效。20XX年上半年,全鎮農牧業總產值達到XX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XX元,同比增長XX%,為城郊型農業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重領導、促保障,形成多元投入新格局
一是強化黨建領導。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實施星級黨建工程,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化村干部工作綜合評議制度,獎優罰劣,激發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完善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村規民約等制度,促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農村治理體系。二是強化資金保障。積極落實惠農政策,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XX萬元。爭取“一事一議”資金X萬元,實施“硬化、美化、凈化”項目X個。申請村集體經濟資金X萬元,建設現代農業日光溫室大棚7棟、油菜種植X畝、高標準溫室大棚X棟。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完成測繪X萬畝。新增農業專業合作社5家,培養農民經濟人X人,新增土地流轉面積X萬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X萬元。
二、強建設、創特色,全面推進質量興農戰略
一是加快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完成??“坡改梯”改造,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農業X萬畝。新增土地治理面積5000畝,實施設施農業棚區綜合改造X萬平方米,硬化棚區道路X萬平方米,整修棚頭XX處,修建各類水電工程X處。二是積極推進田園綜合體項目。編制完成《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設計方案》,明確“一橫、一縱、一環”三條鄉村振興產業帶,明晰沿途各村產業定位、發展方向和布局,重點推進赤新旅游公路、X民俗村等X個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XX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XX億元,政府投資XX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XX億元。三是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工程。新增和提檔升級農家山莊、農家客棧XX家,采摘園X家,新增文化旅游景觀X處;
建成三眼井村黑枸杞、金銀花、特色水果種植示范中心;
培育引導道X山、X園等綜合性農村經濟體做大做強,集特色采摘、養生休閑、周末觀光的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四是全面實施農村“三變”改革。積極整合“多彩農業”補貼、田園綜合體等資金,指導X村分別與農沃農牧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和圣水農業有限公司建立股份制合作關系,在西魏線沿線建設完成3000畝油菜花海項目,帶動鄉村旅游發展。五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以瓜果、花卉、苗木、藥材等為主的“多彩農業”,新增設施農業1000畝,流轉土地面積1萬畝,并保持逐年遞增。
三、抓生態、重治理,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一是統籌推進農村生態治理。加快推進水生態環境改善,積極落實“二級河長、三級管理、五支隊伍”河長制工作管理體系,營造防護林面積?畝、跟新改造低產低效林和退化林面積?畝,新增綠化面積?畝,不斷加大河道污染治理和通村公路保護力度,形成嚴密管護網絡。二是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按照中央、自治區和X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要求,圍繞“垃圾圍村”現象,結合“清五堆”、“治五亂”,對農村公共區域、周邊旗縣區接壤處、國有林地等區域的既有垃圾和堆放雜物進行拉網式排查,集中式清理,累積拆除各類既有違法建筑XXX平方米,違法設施XX處,清理各類垃圾XX噸、各類雜物近萬噸。加大對亂堆亂放、亂排亂放、亂貼亂畫、亂焚亂燒、亂擺攤點的打擊力度,累積查處各類“五亂”現象1萬處,整改率達到XX%。三是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實施XX個美麗鄉村工程項目,完成村莊及道路硬化XX萬平方米,新建三眼井游客接待中心XX平方米,墻體美化XX平方米、架設路燈XX盞,安設垃圾桶XX個,配套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開展實施“三級領導、四級聯動”征收工作機制,全力推進306國道拓寬、高鐵供電線路塔基、旅游公路改造升級等重點工作,完成土地征收?畝,房屋征收?戶。
四、倡文明、樹新風,推進鄉風文明培育行動
一是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充分利用黨建微信群、農家書屋、遠程教育等平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推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二是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依托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資源稟賦,加快推進X遺址博物館和X民俗村建設,同步配套文化廣場等設施,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是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和樹立文明鄉風工作。圍繞“移風易俗、助力脫貧”主題,持續開展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舉行以“移風易俗、文明祭祀、清明感恩”主題活動,以鄉風文明引領農村精神文明新風尚。
五、抓重點,補短板,實施精準脫貧攻堅行動
一是加快推進扶貧產業項目建設。完成“三到村三到戶”項目建設。嚴格履行項目選定、立項審批、公告公示、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監督檢查工作流程,并按照“5321”工作法予以推進。二是積極探索農村“三變”改革。按照“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村民變股民”的改革思路,在XX村、X村進行“三變”改革試點。其中,XX村依托X花海農業專業合作社投資XX萬元,搬遷戶和部分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目前已籌集資金(銀行貸款)XXX萬元。同時,X村依托XX三農電商平臺,為全村XX戶未脫貧戶辦理便民優惠卡,有效節省20%資金。三是加快推進移民搬遷配套冷棚建設。X村新建冷棚XX個、XX村計劃新建冷棚XX棟,已全部建設完畢?,F已責成兩村啟動分棚到戶工作,并積極協調區農水局對貧困戶進行種植專業知識培訓和引導,確保搬遷戶盡快享有經濟效益。
推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