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月7日會議記錄(戰略澄清),供大家參考。
2002-01-07, 上午, 第一次會議
未來幾周的工作安排
張廷平本周四回來與大陳溝通 《內部診斷》 重新整理;
《戰略澄清》, 根據戰略澄清報告所確定的戰略, 設計出核心任務和關鍵流程, 確定一級到二級目錄; 田主要負責。
包含集團的織架構。
《集團中心核心任務和關鍵流程》, 合并到《戰略澄清》 里。
《戰略業務單位核心任務和關鍵流程》
最后出三個報告:
《診斷報告》、《戰略澄清》、《組織結構報告》
本周六:《集團組織架構的培訓》, 內部對培訓內容進行溝通, 培訓主要由藺益和宋玉卿負責。
本周與二陳溝通; 以后與高管層溝通。
第七周:
主要是與匯仁高層溝通;
首先完成制藥公司組織結構的設計:
與高管層溝通(各個部門的重要職責、 工作內容以及他們的意見)
組織結構設計:
由衛、 宋、 盧負責。
第八周的周六:
培訓。
報告講解, 組織培訓。
兩周的培訓內容準備。
三次試講。
第九周:
財務和人力資源小組進駐匯仁。
張廷平的安排:
本周三來, 第八、 九、 十周在這里。
其它時間在武漢和西安。
《戰略澄清》 的討論
《戰略澄清》 的框架, 內容;
戰略描繪; 集團功能。
《戰略澄清》 框架 1、 使命、 方針、 目標體系 2、 業務選擇, 三個平臺的關系
3、 具體戰略(SBU)
4、 資源配置、 職能戰略 5、 組織架構 6、 管理控制 附件:
戰略分析
框架 問題 1、 使命、 方針、 目標體系 2、 業務選擇, 三個平臺的關系
3、 具體戰略(SBU)
4、 資源配置、 職能戰略
5、 組織架構 6、 管理控制 附件:
戰略分析
整體戰略:
1、 使命? 指導方針?
(中醫藥理論與現代醫學的結合, 挖掘中醫藥的寶藏, 為社會、 公眾..., 產品質量)戰略目標:
? 經營目標(銷售額、 資產、 利潤)
? 行業地位(在醫藥企業、 中藥企業的地位、 市場份額、 地域性)
? 新產品 2、 在中藥產品里, 哪一塊做強、 做大?
3、 新產品的研發、 銷售規劃?
4、 三個平臺的整體關系(整體、 時間、 先后)
原則性關系、 地位、 地域(國內藥批、 國際貿易)
5、 產業的橫向聯合(兼并、 收購、 新建、 合作)
6、 企業的電子商務(對內、 對外)
7、 保健品的規劃
SBU 職能:
1、 GAP 的策略:
(競爭對手、 優勢、 手段、 反應),地域選擇, 品種選擇, 時間的安排, 投資, 利潤; GAP業務平臺的業務構成; 產品的目標市場; 上海與南昌的業務分類(粗加工、 精加工); OEM
2、 GMP ? 發展方向 ? 業務內容:
什么產品, 中藥(OTC、 處方藥)、
西藥、 保健品;
? 品牌,
? 地域選擇 ? 渠道的發展方向
3、 GSP ? 業務選擇:
藥批、 連鎖零售、 國際貿易 ? 運作模式(重要地域、 投資、 人員、 手段)
? 目標、 規模、 利潤、 時間
4、 其他 ? 三個平臺內部關系 ? 其他業務平臺
職能戰略:
1、 研發 ? 研發的定位(研發方向、 內容、 手段), 研發目標 ? 三大研發部門的關系、 界定、 業務劃分、 協調 ? 研發模式:
獨立、 合作、 購買(創新、 改進、 制劑)
? 研發決策的程序 ? 研發的資源 ? 研發的激勵機制 ? 研發成果的評定, 審核
2、 人力資源(解決什么問題、 目標)
? 如何選人 ? 如何培訓 ? 績效考評 ? 薪酬體系 ? 人才的結構性比例 ? 薪酬的內部公平 ? 績效考評的目的性 ? 人才庫
3、 財務(財務、 財務總監、 證券)
會計、 資金、 成本
4、 信息化 ? 環境要求 ? 內部管理
5、 內審
集團架構 ? 架構體現(能力、 資源、 權責)
? 如何體現 ? 原則、 模式
藺益:
關于集團架構 1、 采取何種集團形式:
經營型、 管理型 2、 管理型:
過渡 3、(公司)
殼資源:
任務分配:
1、 寫出三級目錄 2、 重點理解(確認)
3、 重點溝通(問題)
4、 我們的建議
推薦訪問:1月7日會議記錄(戰略澄清) 會議記錄 澄清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