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陳嘉庚精神論文【完整版】

時間:2022-07-01 17:25: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陳嘉庚精神論文【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陳嘉庚精神論文【完整版】

 

 嘉庚精神永垂不朽

  —— 論嘉庚精神

  曾樹杰

  工商管理 1095

 2010935156 [摘要]

 陳嘉庚是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杰出的華僑領袖, 著名的實業家, 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他在其光輝的一生中, 既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又重視吸收西方文明的積極成果, 思想隨時代潮流不斷進步。

 他關懷鄉親, 熱愛祖國, 服務社會, 造福人群, 以其豐功偉績和高貴品質, 為后人留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關鍵詞] 陳嘉庚

 愛國精神

 責任

 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 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一位杰出的實業家。

 他 17 開故鄉集美, 遠赴南洋經商, 后創辦實業, 成為東南亞工商巨子, 一代“橡膠大王” 。

 在長達幾十年的奮斗生涯中, 陳嘉庚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民族的獨立解放和祖國的統一富強。

 他傾盡所有興辦教育, 成為中國乃世界傾資興學第一人。

 1937 年抗戰爆發后, 陳嘉庚領導“南僑總會” , 支援祖國抗戰, 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一面旗幟。

 新中國成立后, 陳嘉庚回國定居, 致力于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鼓勵華僑支持家鄉建設, 積極推進華僑愛國大團結, 努力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嘉庚先生懷著愛國的心, 背負著衛國的責任, 追逐著強國理想, 無論是被威脅還是不被人理解。

 為了國家, 他堅持走下了他那榮耀的一生, 他的“公” 、 “忠” 、 “誠” 、“毅” 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一.

 公——永無止境的奉獻

 陳嘉庚是一位教育事業家, 他一生對教育極重視、 對辦學很熱心。

 畢生辦學時間之長、規模之大、 毅力之堅, 為中國和世界所未見。

 傾資辦學是嘉庚精神的重要體現, 其業績早已聞名海內外, 本文僅作片斷述妥。

 陳嘉庚早年就有教育興邦的抱負, “思欲盡國民一份子之大職。

 ” 他在 19l 9 年的一次演講時說:

 “吾人欲競存于世界而求免天濱之淘汰, 非興教育與實業不為功” ; 還說“國家之富強, 全在, 乎國民。

 國民之發展, 全在乎教育。

 ”把教育提高到救國圖強的高度。

 可見, 陳嘉庚正是沿著“愛國——救國——強國” 的軌跡, 逐步提高辦學的思想境界。

 陳嘉庚重義輕利, 認為:

 “金錢如肥料, 散播才有用” ,于是他“立志一生所獲財利, 概辦教育, 為社會服務” , 幾乎傾注了他的全部財產。

 例如, 1926 年是他個人財產達到頂峰的時期, 其財產不過 1200 多萬元, 但在 1904 年至 1931年間支出的 1321 萬元中, 捐資辦學的費用就占 92%, 家用開支僅占 2。

 2%。

 盡管到了1930 年其實業進入極低谷時, 他對教育也“不忍放棄義務, 毅力支持” , 表示“果, 不幸因肩負校費致商業完全失敗, 此系個人之榮枯” 。

 像他這種大公無私的義舉, 在中國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 也。

  陳嘉庚傾資辦學 67 年的滄桑歷程, 集中地反映了他無私奉獻、 一生為社會服務的犧牲精神, 堪稱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他臨終前那“臺灣必須歸祖國” 和“學校要繼續辦下去” 的兩句話, 最突出地說明了愛國主義和傾資辦學是嘉庚精神兩塊不朽基石。

  二. 忠——永不動搖的愛國 陳嘉庚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愛國主義者。

 愛國主義是嘉庚精神的本質特征。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活動是隨著時代巨輪的前進而發展的, 在近、 現代中國和東南亞華族史上有著典型的意義, 因而成為一面“華僑旗幟” 。

 在抗日戰爭以前, 具有“正統” 觀念的陳嘉庚把愛國和反清、 擁護孫中山革命結合起來, 格守“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的古

 訓, 以拯救國家危難為己任, 認為“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 國民之生計日細” , 把興辦教育和實業, 發揚民族文化同振興中華聯系起來, 希圖實現他報效祖國的抱負。

 全國抗戰開始后, 陳嘉庚團結華僑奔走呼號, 支援祖國抗戰, 擁護實行持久抗戰和全面抗戰。

 他反對修復被日軍炸壞的私宅, 認為“若先建私宅, 難免違背先憂后樂之訓耳” 。

 大賢氣質溢于言表。

 1940 年, 他回祖國慰勞考察期間, 多次聲言要“憑良心與人格” 說話, 這種“良心” 正是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種“人格” 就是堅持真理、 剛正不阿的人格。

 這次祖國之行是他一生中重大轉折點, 使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注入嶄新的內容。

 在抗日戰爭期間, 陳嘉庚勇敢地同一切阻礙和破壞祖國團結抗戰的頑固勢力、 反動勢力作斗爭。

 他針對蔣介石集團的種種倒行逆施嚴加揭露和抨擊, 對汪精衛親日派的叛國投敵罪行予以無情的痛斥。他曾向國民參政會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 的提案, 被鄒韜奮同志稱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這就是他忠奸分明、 嫉惡如仇的鮮明立場。

 抗戰當中, 陳嘉庚還用是否“忠心抗日” 作為試金石去衡量廣切政黨和個人, 把個人生命財產置于度外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的尊嚴, 這正是他愛國主義思想最主要的體現。

 抗戰一勝利, 陳嘉庚對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腐敗與禍國罪行的揭露更加淋漓盡致, 指出“若望國民黨貪官污吏放下屠刀, 還政于民, 正無異與虎謀皮” 。

 他旗幟鮮明地支持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

 他說:

 “日寇敗降兩年以來, 余揭示蔣氏禍國罪狀, 向中外人士聲討, 已歷多次。

 …余為國家民族前途計, 亦為公理正義計, 故不能茍安緘默也。

 “1949 年陳嘉庚應邀回國參加新政協籌備會后, 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更得以充實、 升華、 光彩奪目。

 他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 榮辱與共, 成為一名新中國的積極建設者。

 嘉庚先生自抗戰時起就始終堅定不移的支持中國的民族解放事業, 愛國之心之崇高。在現在這個民族感缺失的時代, 我們更要以嘉庚先生為榜樣, 高舉愛國大旗, 矢志不渝地為中華民族能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奮斗!

 三. 誠——永不毀諾的錚錚鐵骨

 “君子必誠其意” , 嘉庚先生無論經商還是做其他事, 歷來鐵骨錚錚, 永不毀諾。

 1918年, 先生和胞弟陳敬賢親自將“誠毅” 二字定為集美學校的校訓; 如今, 集美的不少商鋪都在講求誠信, 集美的學堂也在講授誠信, 陳嘉庚先生一生崇尚的誠信美德, 正在集美薪火相傳、 發揚光大。

  1904 年, 陳嘉庚父親所營企業破產, 欠印度債主哈利 20 多萬元巨款。

 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債子免還“, 況且陳父當年便因破產而抑郁成疾不幸去世, 但以信譽為重的陳嘉庚雖然經濟拮據, 卻宣布“立志不計久暫, 力能做到者, 決代還清以免遺憾也” 。

 白手創業的陳嘉庚艱苦奮斗了 4 年時間, 終于有些盈利, 他便不顧親友反對, 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找到債主, 連本帶利還清了父親所欠的債務。

 當時曾有人說他“傻” , 但他說:

 “中國人取信于世界, 決不能把臉丟在外國人面前!

 ” “我們中國人一向言必信, 行必果。

 ” 陳嘉

 庚“一諾萬金” 的信譽迅速傳遍了東南亞。

 此后, 人們十分相信陳嘉庚的商業道德和信譽, 都愿意與他做生意。

 可以說, 陳嘉庚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并且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億萬富翁, 與他“一諾萬金” 的誠信商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946 年 3 月, 尼赫魯訪問新加坡, 陳嘉庚在歡迎會上致詞, 題為《領袖與誠信》 , 指出無論商界政界, “誠信” 都是無價之寶, 是成功的保證。

  現代社會最缺少的就是誠信, 陳嘉庚先生給我們樹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社會上總流行著誠信無用論, 但反觀嘉庚先生的事跡, 其不但因誠信而賺到了大量資金, 他的行為還在社會上被傳為佳話。

 因此, 某些投機分子的言論就成為無稽之談, 想要成功, 就必須恪守承諾, 用誠信塑造自己的人格, 方能名利雙收。

  四. 毅——永不言敗的堅強

  鴉片戰爭失敗后中國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人民飽受列強欺凌。

 和其他仁人志士一樣, 陳嘉庚極端關切民族的命運, 憂慮國家的前途。

 在中國和東南亞遭受侵略、 生死存亡之際, 他挺身而出, 無私無畏, 以天下為己任, 領導南洋一千多萬華僑全力支持祖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他追求公義、 不懼強權、 明辨是非、 公忠誠毅, 不論身處順境逆境, 一以貫之, 體現了愛國之毅。

 陳嘉庚在經商活動中, 也突出體現了一種剛強果毅, 自強不息的精神。

 他銳意進取,勇于拼搏, 成就了東南亞大工商業家的地位。

 在經商進程中, 他由弱到強, 又由盛到衰,歷經波折, 始終不改的勇于拼搏奮斗的精神。

 他說:

 “毅者乃困而不撓之謂也” , “世上無難事, 唯有毅力與責任耳” 。

 19 世紀 30 年代陳嘉庚曾作《畏懼失敗才是可恥》 一文表達其知難而進, 剛毅不屈的精神。

 陳嘉庚的辦學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 而是經歷了很多困難, 他的辦學實踐說明了他不愧是一位不畏艱難、 百折不撓的教育事業家。

 在開始辦學的時候, 如選址、 征地、 聘請校長等, 困難重重, 陳嘉庚躬操力作, 多方設法加以克服。

 1929 年-1932 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風暴, 在危機和日本帝國主義傾銷的雙重襲擊下, 陳嘉庚的企業一蹶不振, 每況愈下, 維持廈大和集美學校的經費日見困難。

 1930 年, 一些親友勸他停辦學校或縮小學校規模, 他堅持不肯, 說:

 “兩校如果關門, 自己誤青年之罪小, 影響社會之罪大, 一經停課關門, 則恢復難望。

 ” 1932 年, 當他的企業陷于極度困難時, 外國某壟斷集團要把他的企業作為附庸公司而加以“照顧” , 提出以停止維持廈集兩校為條件, 他斷然拒絕, 說:“寧使企業收盤, 絕不停辦學校。

 ” 后來他的企業收盤了, 為了維持和發展集美學校, 在1937 年他把廈大移交給國民政府接辦。

 他為中國教育的教育事業長久且盡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重重困難重壓之下, 他的毅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五. 總結

 嘉庚先生的種種偉大事跡, 匯聚成公忠誠毅這四個字, 他是中國愛國志士和從商之人的典范和楷模。

 我們作為大學生, 即將成為國家的建設者, 更需要這種無私奉獻, 忠誠愛國, 誠信果毅的精神作為未來事業之路上的航標, 更應該在學習工作中秉承這樣的理念, 奮斗一生。

 我們懷念嘉庚先生, 我也必將踏上他的道路, 在心中立下此志, 向以后的人生道路邁開正確方向的步伐, 為了中國的繁榮富強, 為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而努力前行!

 嘉庚精神將永存我心中!

 注釋:

 1.

 本文中大部分引用《陳嘉庚讀本》 .

 2.

 本文中小部分采自《百度百科》 .

 參考文獻 [1 ]主編:

 林斯豐

 《陳嘉庚讀本》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 [2]《百度百科》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3]《公——永不止境的奉獻精神》

 [4]《忠——永不動搖的愛國之心》

 [5]《誠——永不毀諾的錚錚鐵骨》

 [6]《毅——永不言敗的堅強》

推薦訪問:陳嘉庚精神論文 完整版 精神 陳嘉庚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