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群眾工作理論文章(精選文檔),供大家參考。
群眾工作理論文章
情、 理、 法”三 法并用 做好新形勢下 的 群眾工 作鎮黨委 書 記
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傳統優勢。
在新的歷史時期, 做好群眾工作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抓手, 是凝聚人心促進科學發展的力量所在, 作為基層鄉鎮黨委、 政府, 工作直接面向群眾, 做好群眾工作尤顯重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結合力角鎮工作實際,
就是要按照“認認真真訪民情、 誠誠懇懇聽民意、 實實在在幫民富、 兢兢業業保民生”的要求, 認真學習和掌握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和辦法,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情、 理、 法”三法并用不斷提高組織群眾、 宣傳群眾、 教育群眾、 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千方百計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好。
動之以情, 以為民解憂來落實群眾工作。
做好新勢下的群眾工作, 在“老辦法不管用、 新辦法不會用、 軟辦法不頂用、 硬辦法不能用”的時候, 一定要有真情、 有真心, 有真意, 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真誠地溝通、 平等地親和。
要多與群眾交心。
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豐富多彩、 無限生動的, 只有勤下基層, 深入實際, 深入群眾, 才能聽得到群眾的呼聲, 聽得懂群眾的話, 學會說群眾聽得懂的話, 說貼近群眾感情的話, 工作中我們應虛心向群眾學習,充分尊重群眾,平等對待群眾。
在開展工作的時候,
一定要相信群眾, 主動以“政務公開” 、“黨務公開” 、“決策公示”等形式,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 決策時誠懇咨詢請教, 部署任務時熱情解疑釋惑, 落實工作時認真傾聽意見, 要將心比心, 換取真心, 說真話、 講實情, 誠心誠意與群眾交朋友, 努力提高群眾對我們干部的信任度。要多為群眾解憂, 要勇于深入群眾, 聽民聲, 談民情, 憂民愁, 解民憤; 要摸準把好群眾的思想脈博, 真心對待群眾, 找準癥結, 主動介入, 大膽面對, 妥善處理, 有效消除群眾的抵觸情緒。
要多為群眾謀利。
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 最直接、 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 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 做好事、 解難事, 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采取“結對幫扶” 、“送愛心送溫暖” 、 機關在職黨員到村報到為群眾服務工作, 開展好人民群眾評議干部和“三級黨員核心制”工作等方式, 經常深入群眾, 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問寒問暖, 到群眾困難的地方去排憂解難, 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理順情緒, 到工作推不動的地方去打開局面, 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 看得見的利益, 堅持從具體的事情抓起, 每年辦幾件作用大、 影響大的實事, 增強群眾對鎮黨委、 政府的信任。
曉之以理, 以合理方法來提升群眾工作。
所謂理, 就是要以理服人。
群眾工作是化解矛盾糾紛, 或貫徹落實方針政策, 或推廣科技, 或宣傳法律等工作, 也是教育群眾, 宣傳群眾, 發動群眾的工作。
因為群眾的素質觀念, 接受能力各有不同, 有些群眾由于受到文化水平、 活動范圍、 生活閱歷、 觀察視角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思想覺悟和認識不夠高, 對黨的方針政策理解不夠深入、 全面, 看問題可能有失偏頗, 有的則從一己私利出發, 得“理”不饒人, 更有甚者
吹捧歪理、 蠻理, 俗話說:
燈不撥不亮, 理不講不明。
因此, 在做群眾工作的時候, 我們要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而不是強迫命令, 硬性推進, 一定要把政策說清楚, 理由講明白。
要善于推敲, 仔細琢磨,發現真理, 維護公正、 公平。
要不斷探索適應新情況下新的方式、 方法、 手段和機制, 力求做到生動活潑, 群眾喜聞樂見, 切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 切記簡單生硬。
要加強與群眾的交流與溝通, 提高與群眾打交道的本領, 將心比心, 換位思考, 認真對待和解決問題。
要增強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的責任心和必備的能力, 要有 “五心” :
就是對群眾要熱心、 對待處理問題有責任心、 對困難群眾有同情心、 對阻力大的問題有決心、 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有恒心; 要具備“四種能力” :就是要有貼近群眾的親和力、 讓群眾“坐得住” , 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讓群眾“聽得進” , 有臨場處置問題的能力、 讓群眾“看得見” , 有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讓群眾“信得過” 。
束之以法, 以政策法規來規范群眾工作。
所謂法, 就是依法辦事, 依法行政, 按章辦事。
民主法制和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關鍵構成要素,是實現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
有時我們在處理矛盾糾紛或突出信訪問題中, 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各種做群眾工作常規的方式方法都用盡了,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在無計可施、 山窮水盡的時候,法律也許是最有效的手段, 有時在處理問題的時候, 公說公有理, 婆說理又長,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法治觀念, 依法行政, 依法辦事,以干部遵法, 促群眾守法; 以公開促公正, 以公正促公平, 引導群眾走法律途徑;這樣,我們的工作就會有章可循,就能保持政令的暢通,
做到令行禁止。
在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中, 要做到講政策, 用政策教育群眾,在政策界定的范圍內解決問題。
對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努力做到用發展的理念、 改革的辦法、 創新精神來解決問題。
對待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 法規和各規章
制度、 做到“以制度管人” 、“按和序辦事” 、“減少隨意性” 。
近年來, 黨的惠民政策已深入人心, 但是干群關系的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問題還是出在群眾工作上。
由于群眾工作沒有跟進, 在土地征用、 房屋拆遷等方面引發激化矛盾還不少。
因此, 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一方面要抓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 妥善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 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導工作重
心下移, 機關干部下沉, 實現機關干部職工真正直接聯系群眾,好政策加上強有力的群眾工作,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和積極的社會影響力。
總之, 做群眾工作是一篇大文章, 只要我們用真心、 動真情、 下真功,“情、 理、 法”三法并用, 就一定能念好群眾工作這本經, 就能做到黨心聚、 民心向、 政令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