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全市酒用高粱產業推進暨現場觀摩會上演講報告,供大家參考。
在全市酒用高粱產業推進暨現場觀摩會上的演講報告
種植技術體系不斷健全,但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X年我市酒用有機原料基地開始認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在全市酒用高粱產業推進暨現場觀摩會上的演講報告,希望大家喜歡。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為了深入貫徹“三化同步”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快全市酒用高粱產業發展步伐,保障我市白酒產業原料供應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下面,我就如何推進全市酒用高粱產業發展講三點意見。
一、科學研判形勢、客觀估價現狀
近年來,我市酒用高粱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對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扶貧攻堅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醬香白酒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保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如下:
一是總量不斷增加,但供需矛盾仍然突出。X年以來,全市高粱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從X年X萬畝增加到X年的X余萬畝,產量從X萬噸增長到X萬噸。X年高粱產業產值在X億元以上。但隨著全市白酒產能的迅速擴大, 我市高粱原料供需存在較大缺口。規劃到X年,全市白酒產量要確保實現X萬千升,對酒用高粱的需求將達X萬噸以上。而目前,全市高粱產量不到X萬噸。即使按照“十四五”全市農業產業規劃,到X年全市高粱產量也只能達到X萬噸,大量高粱需從東北以及四川、云南以及本省其他地區調入。
二是品種選育不斷優化,但單產水平低 ,生產規模不大。以紅纓子為代表的我市本地品種,具有粒小皮厚、出酒率高、酒質好等優點,是我市優質醬香白酒的首選原料品種。同時,地方品種資源保護得到強化,現存資源性品種X個,充分保證了高粱基地生產用種和品種更新。但是,全市平均單產僅X公斤,并且零星分散,戶均規模在X畝以下。從X、X的調查反應,如果品種和生產技術到位,單產水平可超過X公斤。
三是產業帶動能力增強,但基礎設施薄弱、盲目種植的現象依然存在。各縣(市、區)緊緊圍繞龍頭企業抓基地促發展,實行高粱訂單生產和收購,推動農業產業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全市現已成立X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方式帶動社員及群眾增收致富。但基地農戶合同訂單意識不強,盲目生產,造成銷售無保障,商販壓級壓價現象時有發生。此外,高粱種植基地大多在較為偏遠的旱坡地,望天土、望天田,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病蟲害防治、土壤培肥以及環境監測遠遠跟不上,加之種植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
四是種植技術體系不斷健全,但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X年我市酒用有機原料基地開始認證,有機地塊面積逐年增加,X年有機地塊面積已占全市現有高粱種植面積的X%。X市、X縣制定了有機高粱原料操作技術規程,X個地方標準已經通過省級審定發布。今年,茅臺有機原料問題引起網絡輿情高度關注,部分網友甚至質疑有機高粱認證,這些輿論雖存在不少夸大之詞和競爭對手的打壓之嫌,但這件事敲響了酒用高粱質量安全工作的警鐘。加上種植密度不合理、播種質量差、病蟲害防治技術滯后、用地養地不配套、機械化程度和比較效益較低等問題仍然存在,導致今年一些傳統種植農戶出現了波動。加快酒用高粱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抓好高粱生產質量安全監管,嚴把酒用高粱產品質量關,已成為高粱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各級各部門和各白酒企業都應該警醒,不能在原料這個重要環節上節約成本,不能因為眼前利益而將千秋功業毀于一旦。
充分、深入地了解全市高粱產業發展現狀、種植水平和市場需求,將對下步工作的開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各地要相互加強交流,要和白酒生產企業充分溝通,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做好種植發展規劃,切實把產業做好做實。
二、樹立大局意識,著力農民增收
首先,發展高粱產業是白酒產業發展的保障,要從講大局的高度來認識。“十四五”以來,我市白酒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X年,全市白酒產業實現產量X萬千升、增加值X億元以上,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X%左右,已成為我市第一支柱產業。同時,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專題研究白酒產業,并在我市召開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對白酒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據調查,X年市內優質酒用高粱僅夠約X萬千升白酒原料供應,高粱外調入量達X-X%。確保“十四五”期末生產X萬千升白酒需要優質酒用高粱X萬噸以上,需要種植面積X萬畝以上。本地優質酒用高粱生產現狀與我市醬香型白酒產業發展極不相稱。為切實保障全市乃至全省白酒產業發展這個大局的需要,各地要按照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業務指導力度,做大做強基地規模,將酒用高粱生產這個醬香型白酒產業的第一車間相關工作做好做實。
其次,發展高粱產業對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要從民生為本的高度來認識。近年來,我市白酒生產對酒用高粱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尤其是茅臺、珍酒等醬香型白酒原料基地實行合同種植及保護價收購,促進了全市酒用高粱生產發展,高粱收購價格較快增長,從X年的X元/公斤上漲到X年的X-X元/公斤。按畝均X—X公斤計算,畝均產值達X元以上,產量高的地方畝產值超過了X元。隨著我市白酒產業的快速發展,本地優質酒用高粱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酒用高粱價格將呈逐年上漲趨勢,和常規農業相比,高粱種植比較效益日益凸顯。各級各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并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扶持,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白酒企業也應增加酒用高粱生產的資金投入,在基礎設施建設、種子補貼、風險補助、發展獎勵等方面予以支持,要從重民生的高度,在獲得原料供應的同時兼顧保障農民種植效益,進一步促進酒用高粱生產區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第三,發展高粱產業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要從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高度來認識。我市糧食生產基礎較好,但以水稻、玉米等為主,結構較為單一。大力發展酒用高粱生產,既確保糧食生產穩定,又解決酒用原料供應。同時,高粱產業又是我市“八大農業產業”之一,推進高粱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是促進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一是要突破農民組織化程度低的瓶頸,提高產業化運作水平。積極引導和扶持高粱種植戶建立合作社或專業協會, 重點建設以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要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能夠代表農民利益的法人團體, 實現有組織、有計劃的生產。二是各縣(市、區)和各白酒企業要加強溝通協調,根據需求安排計劃,避免盲目種植,實行高粱訂單生產和收購,推動酒用高粱產業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三、加強部門協作,強化行業監管
一是要加大高粱生產科研及應用的投入,提高品質和產量。高粱生產技術支撐涉及到品種選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人才隊伍建設以及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等諸多環節。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資源,積極開展高粱高產創建,擴大新品種試驗示范范圍,加大技術培訓力度,為大面積生產提供優良種子和技術指導服務。同時,加大對高粱新品種選育和推廣的投入,努力提高單產水平。要引導、鼓勵社會各種力量和資源,特別是育種機構、農技推廣機構、酒業與種子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聯動,共同研發,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做到利益和風險共享共擔。
二是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理順產銷運行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民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再加上信息的不對稱性,經常容易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直接影響下年農業生產種植面積的穩定。因此,為確保種植農民效益,要減少“二販子”,由酒用高粱收儲部門或酒業企業直接與農戶簽訂訂單,采取最低保護價收購的形式,把公司與基地緊密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要防止不法商販從省外收購價格低廉的高粱冒充本地高粱進行出售,造成無序競爭,損害農民的利益。要建立利益補償機制,避免造成欠收年份由于種植產量不高,其他收購商抬高訂單收購價,導致農戶毀約,而豐收年,量多價低訂單企業失信的現象。
三是要強化管理,形成推動高粱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為確保高粱生產基地建設的快速有序推進,必須采取有效的組織管理措施。各有關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統籌基地建設和項目實施的推進。同時加大考核獎懲,對酒用高粱生產基地建設采取目標管理、以獎代補的方式,加大對企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等扶持,推進酒用高粱產業規模化生產。
酒用高粱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我市第一產業——酒業的發展大局,事關全市農業特色產業的培育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各級各部門務必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擺正位置,真抓實干,扎實推進我市高粱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推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