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jiā xiānɡ,基本意思是指自己小時候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稱為“故鄉”、“老家”、“故園”等。離開這個地方后,才知道這里是家,非常想念,想家,家想,謂之家鄉,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5篇
第一篇: 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我認為我的家鄉西豐,這個小縣城的山水更有一番風景,讓我來細細的給你介紹吧!
家鄉有一座青幽幽的山,那山腳前有一塊像猴子的石頭,因此,這座山起名為“猴石山”。再往上走,你會在不遠處看見一座涼亭,這座涼亭有兩層,在第一層乘涼,在第二層可以清晰地看到家鄉的全貌。接著走,你會看見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春天,小草長出了新芽,花兒長出了花苞,冰雪融化了。夏天,草兒長了滿山,花兒也開了。秋天,當樹木枯黃葉子飄落的時候,就好像許多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冬天,整個猴石山已經穿上了白色的棉衣,就像一個巨大的棉花糖。家鄉還有一條清晰粼粼的河,這條河叫寇河。寇河的水清晰見底,能看見水底的沙石。在河的兩岸,總會有人在那里散步。傍晚,有許多人在河邊釣魚,當看見有波浪時,便知道有魚上鉤了。春天,當冰剛剛融化,但河面上還有冰塊時,時而會聽見冰塊碰撞的聲音,多么像一首歡快的歌曲呀。夏天,河兩岸的柳葉長出來,柳條垂落在河里,好像和河握手呢。秋天,柳葉黃了,落在河里,在河面上漂著,好像一只小船。冬天,河面結了冰,孩子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
我的家鄉的山和水美麗吧,如果你想來,我會當一個小導游來給你細細的講解。
第二篇: 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
《我愛家鄉山和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聽賞歌曲,感受歌曲優美清新的風格,并隨音樂哼唱,自己創編新歌詞,比較歌曲兩段譜例的不同。
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與演唱,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合作,探究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聆聽與演唱,培養學生贊美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家鄉。
教學重點:感受歌曲優美清新的風格,并隨音樂哼唱。
教學難點:感受音樂情緒,比較歌曲兩段譜例的不同。
教學關鍵:感受歌曲情緒。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學生聽音樂順序進入教室,師生問好,發聲練習。
二、探究交流,合作學習
教師推出課件,講解背景,點撥。
1、聽賞《我愛家鄉山和水》這首歌曲,啟發學生,感受歌曲對家鄉的贊美。
2、再次欣賞《我愛家鄉山和水》,問:請問小歌唱家演唱的家鄉指的是哪里?
感受并描述歌曲的清新、明快、優美與歡唱。
3、學唱《我愛家鄉山和水》,引導學生接觸視唱,并指導學生用悠長的氣息唱出舒展優美的歌聲。
4、學生水清哼唱歌曲,但這首歌曲曲調較高,結束的高音可用假聲演唱。
5、歌曲中的襯詞部分是最有特點的段落,自豪、高興、活潑、快樂,教師和學生一起反復體驗和哼唱,感受歌曲的風格和愉悅感。
6、說說描繪自己家鄉的詩篇,教師配樂。
7、再次完整欣賞與哼唱歌曲。
(設計意圖:深刻理解作品內涵,激發同學們熱愛家鄉,將來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創編舞蹈:小組談論如何表現歌曲的美感和深情。
教師指導評價,學生分組創編舞蹈,匯報表演、評價
四、課堂小結。
學生自我總結、教師總結
五、作業
畫畫愛家鄉的圖畫,自己拍照的美麗的祖國風光山水等
第三篇: 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
13.我愛家鄉山和水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
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重點: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畫紙和彩筆。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0頁——51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歌曲欣賞:《鄉參是咱家》
2.提問:從視頻中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小結并板書課題:13.我愛家鄉山和水
二、學習探究
活動一:我的家鄉在這里
1.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看一看,說一說。
2.說說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畫面中小朋友們的家鄉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些小朋友喜歡家鄉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鄉在哪里?自己喜歡家鄉的什么景色?
5.學生交流匯報……
活動二:發現家鄉的美
1.課件出示:教材第51頁
2.畫面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說出自己家鄉的?它們的家鄉都有什么?
3.啟發談話:課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歡自己的家鄉,并且能說出家鄉的景觀和特色,你喜歡自己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鄉?那就當當小導游,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他們好嗎?
4.學生扮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5.請扮演的孩子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意見。
6.猜一猜,請同學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同學猜猜是哪里。
活動三.畫一畫,評一評。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如: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出畫面上的景物,談談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圍,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下來。
三、板書設計
13.我愛家鄉山和水
我的家鄉在這里……
發現家鄉的美……
……
四、學生安全教育:
五、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2頁——53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你的家鄉在哪里?
2.評一評:把你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欣賞
3.小組內展示交流,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
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5.教師小結并板書課題
二、學習探究
活動一:家鄉的故事
1.課件出示教材第52頁: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
2.師生共評最佳創作獎。
3.教師首先講一個關于傣家竹樓的傳說的故事。這是傣族小朋友家鄉的故事,每個小朋友的家鄉都有自己的故事,一個一個美麗的小故事寫出來我們家鄉的歷時和文化。
3.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的小故事。
4.課件出示:楊靖宇的故事
5.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戲曲,并介紹戲曲的由來。
5.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表演給同學們看好嗎?
6.課件出示:社區秧歌
6.展示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照片、文字等資料,并與同學交流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得的資料。
三、總結:
聽了家鄉的故事、看了家鄉的歌舞劇,你有什么感想?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么熱愛自己的家鄉,希望你們努力學習,長大后,能為自己的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板書設計 13.我愛家鄉山和水
家鄉的故事
學生安全教育:
課后反思:
第四篇: 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
我愛家鄉山和水教案小學二年級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學課時
我愛家鄉山和水
三課時
備課教師
1.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目標
2.能用畫筆記錄下自己眼中家鄉的美景和自己對家鄉的感受。3.能運用觀察、訪問、調查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
點教學用具準備
教學重點:了解自己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難點:了解家鄉的故事和家鄉的文化生活。
1.多媒體課件:《我的家鄉》錄象及相關的自然景觀圖片。2.學生準備圖畫紙和彩筆。
3、課前搜集家鄉的相關資料:圖片、故事、歌曲或戲曲等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課件,指導學生欣賞《我的家鄉》的錄象。2.說說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課本中的小朋友喜歡家鄉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鄉在哪里?自己喜歡家鄉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啟發談話:你喜歡自己的家鄉嗎?想不想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鄉?那就當當小導游,把家鄉最美的地方介紹給他們好嗎?2.學生扮導游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
3.請扮演的孩子談自己的感想,請觀看的小朋友發表自己的意見。4.猜一猜,請同學描述他最喜歡的家鄉的某個地方,其他同學猜猜是哪里。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些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動態修改部分
師:上一節課我們介紹并贊美自己的家鄉,今天我們繼續來談談對家鄉的感受。
二.畫一畫,評一評。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鄉景觀的如:街道、公園、樹林等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出畫面上的景物,談談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圍,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筆把它畫下來。
3.小組內展示交流,并推薦出比較好的作品,粘貼在黑板上。4.請被選的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頁彩圖,讓學生讀讀畫中描寫家鄉的小詩,然后觀察自己畫的家鄉,把觀察的結果編成小詩填寫在畫面中。6.師生共評最佳創作獎。
第三課時
三.說一說,唱一唱。
1.教師首先講一個關于家鄉的故事。
2.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的小故事。3.請學生聽一段家鄉的戲曲,并介紹戲曲的由來。4.你還知道家鄉的哪些歌曲或戲曲,表演給同學們看好嗎?5.展示自己收集的關于家鄉照片、文字等資料,并與同學交流是通過哪些渠道獲得的資料。四、總結:
聽了家鄉的故事、看了家鄉的歌舞劇,你有什么感想?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么熱愛自己的家鄉,希望你們努力學習,長大后,能為自己的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練習設計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教后反思
我愛家鄉山和水
第五篇: 道德與法治13.我愛家鄉山和水
筆友:你好!你說想到我們家鄉來看看,這次我就向你介紹介紹我們家鄉的美麗風光。
我的家鄉是洪洋樟溪村。這里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美麗的公園,沒有精品屋、茶樓......但是村前的那條小溪、周圍的樟樹,以及遠處的大山,都是那樣迷人。村前的小溪清澈見底,日夜不停地唱著歌奔向遠方。溪里,一條條小魚歡快得載歌載舞,一只只小螃蟹悠閑地爬來爬去。有時,村里的孩子們赤著小腳丫在溪里抓魚捉蟹,那感覺真是爽極了。
瞧!岸上的那一棵棵樟樹直立挺拔,四季常綠,為寧靜的鄉村撐起一把把綠色的大傘。樹下的小花仰著頭,好像在聽樹媽媽講故事呢。花草樹木倒映在溪水中,構成了一幅富有動感的風景圖。
看!遠處的山上,種著一排排大樹。一群村里的孩子,摘下幾片樹葉吹起一曲曲動聽的歌謠。樹上的小鳥也跟著他們一起唱起來。
夏天,晚飯后,村里的人們都在小溪邊納涼。一輪皎潔的明月,慢慢地爬上樹梢。天上的星星,閃爍不定,發出美麗的光芒。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在屋前屋后做游戲,猜謎語。到了深夜,村里靜悄悄的,只能聽見溪水在歡快地歌唱。
啊!綠色的家鄉,恬靜的家鄉,是我心中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我將永遠愛著她!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真的打算到我的家鄉來,我不僅可以帶你去捉小魚小蟹,還會領你去吃山村風味食品,淳樸的村民一定會熱情招待你的。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