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五篇】

時間:2022-04-12 11:20:01 來源:網友投稿

體育:社會文化現象體育:2005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育: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育: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體育:期刊,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5篇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篇1

趣味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本文從網絡收集而來,上傳到平臺為了幫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下載按鈕下載本文檔(有償下載),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趣味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小猴摘桃子》活動方案

  一、游戲目標:

  1、能夠參與小肌肉操作運動

  2、會手腳協調的曲線走

  3、在綜合練習走跑跳動作的同時,練習滾球

  4、會雙腳連續跳5米以上

  二、游戲用具:塑料車輪皮球

  三、游戲過程

  1、小猴起床(沿直線走)鍛煉幼兒沿直線走的能力

  2、跨過走地(雙腳連續跳)培養幼兒雙腳彈跳的能力

  3、穿過樹林(手腳協調曲線走)培養幼兒能夠沿曲線走過障礙的能力

  4、摘桃子(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5、小猴騎車回家(滾球)鍛煉幼兒的滾球能力

  《勇往直前》活動方案

  游戲目的:綜合練習走跑跳鉆等能力,培養幼兒在生活中能克服困難的品質。

  游戲材料:塑料車輪呼啦圈墊子山洞皮球紙箱

  游戲過程:

  1走過草地(沿曲線走過障礙物)讓幼兒沿曲線走過塑料車輪,培養幼兒手腳協調的能力,能繞過障礙物改變方向。

  2、翻過山路(讓幼兒單腳連續跳過地面的呼啦圈,動作要迅速。培養幼兒的跳躍能力。)

  3、墊上爬滾(讓幼兒在墊上迅速地爬滾,培養幼兒的爬滾能力,鍛煉手腳的合作,培養勇敢精神。)

  4、鉆過山洞(抱球鉆)讓幼兒抱球鉆過山洞,培養幼兒改變方向和鉆的能力,培養幼兒在活動中克服困難的品質。

  5、凱旋而歸(投球)讓幼兒把球準確地投入紙箱內,培養幼兒的投擲能力。

  《小豬運西瓜》活動方案

  1、游戲簡介

  夏季,小豬十分愛吃西瓜,但小豬必須越過一片森林,游過一條小河才能到達瓜地,摘運回西瓜。

  游戲分兩組進行,最后由大豬哥哥、姐姐清點兩組小豬運回的西瓜,多者為勝。此游戲主要訓練幼兒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體能及簡單的數學數字知識。限定時間5分鐘。

  2、主要道具

  (1)方行或圓形海綿墊用來作小河。(2)保齡球若干個,用做假設森林。(3)自創的竹籃一個,用做運西瓜的工具。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篇2

小學體育趣味游戲

1.親密無間

參賽人數:每隊2人(1男1女,均為02級同學參賽)。

比賽規格 比賽規則:先蒙住男隊員的眼睛,其隊友(女)在后面告訴他怎么躲避障礙物,男隊員須舀著一瓢水躲避障礙物,到達對面時將水倒入空桶中,在規定的5分鐘里桶里水最多的隊伍勝利。比賽跑道長10米

2.結對而行

參賽人數:每隊6人(3男3女,每隊至少4名02級同學參賽)。

比賽規則:比賽開始前先將每一隊選手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形成6人7足。每組各支隊伍并排一起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后,在30米跑道上,最先到達終點的隊獲勝。按比賽時間長短排出前八名,前八名再進行第二輪比賽,依此類推,最終排出前三名。

3.50米障礙接力賽

參賽人數:每隊6人(3男3女,至少4名02級同學參賽)。

比 賽規則:同一組的各支隊伍同時比賽,比賽開始前每隊各出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后開始計時。途中運動員需跳過凳子、鉆過繩子、繞氣球跑一 圈,到達場地另一端時咬住桌上的半個蘋果再返回(不能用手把蘋果放在嘴里),下一個人用嘴把蘋果接住繼續跑向另一端,把嘴里的蘋果放下,用嘴咬住另外半個 蘋果。如此最先到達終點的為獲勝者

4.搶海苔

參賽人數:每隊2人(每場比賽的參賽隊員可更換,需2名02級同學參賽)。

比賽規則:兩個男生背靠背挽住對方,每個男生前面1.5米線外站著的女生,手拿一片海苔。裁判員發令后開始計時,男生須用力吃到對面女生手里的海苔。先吃到者獲勝。比賽采取小組循環制,累計每支隊伍各場比賽時間,依時間長短排出前八名。

集體賽——趣味接力賽

接力賽總賽程400米,共分八個挑戰項目,每個項目的比賽距離為50米,前一個項目運動員將接力綢帶交給后一個項目運動員,后一個項目才能開始。各隊以完成比賽的先后順序計算成績。

各參賽隊伍分成4組進行預選賽,每組8支隊伍,每組取前2名進入決賽,決賽規則同預選賽。

5.手足情深 (彎道)

參賽隊員:每隊1人

比賽規則:參賽運動員一手握一足,然后用單足跳的方式完成50米賽段。

道具:發令槍×1

發令員:1人

現場裁判:8人(全程跟隨運動員)

6.山路彎彎(彎道)

參加人員:每隊1人

比賽規則:參賽運動員在行進中要繞賽道中間的障礙物跑10圈,然后繼續往前跑,完成50米賽段。

道具:凳子×8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7.寶貝新娘

參加人員:每隊3人

比賽規則:比賽開始兩名女選手雙手交叉搭成“花轎”,一名男選手打扮成女生坐在“花轎”上,完成50米賽段。男選手如果落地,在落地處重新坐上“花轎”前進。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8.齊心協力

參賽人員:每隊2人

比賽規則:二名參賽運動員面對面用身體將一排球夾住,每人雙手在背后交握,側跑完成規定賽段,如果球落地,則要在球離開身體處由裁判重新放球繼續賽程。

道具:排球×10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9.地道英雄(彎道)

參加人員:每隊1人

比賽規則:參賽運動員在行進中鉆過3個欄架,完成50米賽段。如果欄架翻倒,需參賽運動員扶起欄架并重新鉆欄。

道具:跨欄3×8,護膝2×10,護肘2×10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10.我是喬丹(彎道)

參賽人員:每隊1人

比賽規則:參賽運動員后退運籃球完成50米賽段。行進途中不得持球跑,也不能雙手觸球。

道具:籃球×10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11.過橋袋鼠

參加人員:每隊1人

比賽規則:參賽運動員先越過跑道上設置的2座獨木橋,然后用袋鼠跳躍方式完成后半程。

道具:長凳2×8

麻袋(麻袋上繪制圖案)×10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12.巨人腳步

參賽隊員:10人,其中至少3名女運動員(分在兩段)

比賽規則:分兩段,每段25米,每段5人,參賽運動員踩在木板上前進,完成50米賽段。

道具:特制木板×8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注:除第3、第8項比賽外,其他項目至少有一項參賽運動員為女性。

共需裁判23人。

13.呼拉圈

動作規格:邊走邊轉

比賽方法和錄取名次:

聽裁判哨聲開始比賽計時,走20米,時間最少者為勝。(注:①當圈掉到地上可撿起再轉,直到轉滿20米為止;②呼拉圈可自帶。)

現場裁判(維持秩序):2人

14.100米障礙接力賽

道具:接力棒、凳子、秒表繩子(離地不要太高)、磚頭、塑料杯、水

參加人員: 12支參賽隊伍,每隊3人

比賽規則:比賽開始前每隊各出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后運動員開始跑。途中運動員需跳過凳子、鉆過繩子、繞磚頭堆跑一圈,到達場地另一端時咬住半一杯水再返回,下一個人接上。如此最先到達終點的為獲勝者。

裁判:1人

15.搶瓶子

道具:兩根繩子,飲料空瓶若干

參加人員:分兩組同時進行,每組3人,男女不限

比賽規則:在一個圓圈內,三個選手套在同一根繩子內,每個選手朝其前面1米左右放著的一個飲料瓶,參賽選手前方各有一道線,比賽過程中任何人不得超線,否則按違規處理。裁判員發令后選手反向用力以拿到前面的瓶子,先拿到者獲勝。

裁判:2人

16.跳大繩

道具:跳繩1-2根

參加隊伍:12支,每隊3人。

比賽規則:每組比賽參賽人員一個接一個進,即先一個人進,后出,然后再另一人進,如此接下。比賽限時3分鐘,規定時間內跳的個數多者獲勝。

裁判:4-5人,1人計時。

17.20米二人三足跑

參賽隊伍:12支,每隊6人,分三輪進行

比賽規則:參賽的兩名隊員并排站立,將兩人相臨的左右腿綁在一起(帶子綁在膝關節處)。起跑后,雙人并排跑20米。雙人軀干部分到達終點線時停表,按三輪總成績判定名次。

18.踢毽球

規則:4人一組(自由組合,男女不限),每人一次機會踢球(左右腳不限),計數不計時,毽球落地或用手接球即停止計數。

計分:每人踢球數相加總計最高者為勝。

19.跳繩接力賽

規則:9人一組,2人甩繩,7人跳繩(自由組合,男女不限),時間5分鐘,每人最多跳2個。

計分:跳繩個數最多者為勝。

20.齊頭并進接力賽

規則:20人一組(自由組合,男女不限)。

計分:速度最快者勝。

游戲者戴上蒙目罩,手持一個口袋,內有小球24只,站在投擲線上背對水桶,在同伴的語言指引下,努力將小球投進水桶,投進多者為勝。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篇3

趣味體育游戲

距大象2米遠的地方畫一白線,作為起點線。
游戲開始,游戲者手拿象鼻子,站在白線外,然后用毛巾蒙住眼睛。蒙好后,向大象走去,走到自認為可以摸到大象的地方站好,然后把手中的象鼻子向大象頭上貼去,只能貼一次(如圖)。把鼻子準確地貼在鼻子的位置上可得獎票1張。
2、蒙眼示標
在相距5米遠的兩地各畫一條線,游戲者分別站在兩條線上相對而立,左手各拿一鈸。游戲開始,用毛巾或大腦殼將游戲者的眼睛蒙上。然后發令前進。在相遇時,由發令人發令擊鈸。游戲者同時用左手的鈸向對方的鈸擊去,擊中了,各得獎票1張。
3、拉人角力
動作價值:發展提高引體向上的專項臂力。
動作方法:兩人相對站立,各出腳相抵,各出手相拉。
然后互相用力拉引,看誰能把對方拉向自己這一邊來。將對方拉過來者為勝。
注意事項:對拉時,雙方的一腳要始終相抵,不能移動位置,手握緊不能松,以免摔倒跌傷。練習完一臂以后,再練另一臂,兩個臂都要練
4、拉起比勁
動作價值:發展提高引體向上的專項臂力。
動作方法:兩人面對坐下,兩腳相抵,兩雙手拉緊。然后兩人同時用力向后拉,將對方拉起者為勝。
注意事項:聽統一口令后,雙方同時用力拉。互拉時任何一方不得松手,松手者為失敗。練習最好在松軟的土地上或草地上進行。
5、拉繩比賽
動作價值:發展提高引體向上的專項臂力。
動作方法:兩人面對站立,腳前各劃一條線,相距50至60厘米,兩人同時握緊一根結實的短繩。然后兩人同時用力后拉,將對方拉過線者為勝。
注意事項:聽統一口令后,雙方才能用力拉。互拉時不許松手,以防摔倒對方,松手者為失敗。
6、仰臥起坐比快
動作價值:發展仰臥起坐的力量速度耐力。
動作方法:身體仰臥,兩手手指交叉置于腦后抱頭,兩腿屈膝,大小腿成直角,由同伴按住雙腳。動作時,收腹屈背,上體前傾坐起,兩肘內收觸及雙膝,然后再成仰臥預備姿勢。比賽時,按腳的同學計數,一人發令并計時間。可作30秒至1分鐘,在此時間內看誰做的多,多者為勝。
注意事項:可在床上或墊子上進行,比賽時動作要準確,不準確的動作不計次數。聽發令開始比賽,聽統一口令結束。
7、雪地游戲——闖關
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時常下雪,許多學校都因氣候變化,影響了室外體育課的正常進行。我在一般性游戲的基礎上,創編“雪地闖關”游戲,鍛煉效果好,趣味性強,深受學生歡迎。
一、游戲作用
有助于培養學生機智勇敢,頑強拼搏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競爭識和群體意識,增強學生的心肺功能與奔跑能力。
二、游戲方法
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隊,通過抽簽決定進攻隊和防守隊。如果甲隊為防守隊,則甲隊在將本隊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長方形場地的兩側(如圖)。乙隊學生站在起跑線后準備“闖關”。當教師發出進攻開始的信號后,乙隊隊員迅速向終點沖擊;甲隊隊員則用自制的雪球(或沙包)向乙隊隊員投擊,被擊中的乙隊隊員就算闖關失敗而被淘汰出局,未被擊中的隊員沖過終點線者,算闖關成功,統計闖關成功人數。然后交換攻防角色。最后看哪個隊過關的人數多。
三、游戲場地
關隘寬15米,長25米。
四、游戲規則
1 進攻隊員闖關時,前后隊員應保持2——3米的距離;
2 進攻隊員被擊中后,必須自覺地從兩側退出比賽場地,不得掩護同隊隊員闖關;
3 防守隊員應在限制線外投擲雪球。
4 防守隊員只能擊打進攻隊員胸部以下的部位。
五、教法提示
此游戲還可改為計時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進攻隊員被擊中后可以從場外跑回本隊排尾繼續參加游戲,闖關成功的隊員得分后(1人過關1次計1分),亦可從場外跑回本隊排尾繼續參加游戲。規定時間到后統計最后得分,然后交換攻防角色。
8、攻城
游戲目的:培養學生機智勇敢勇于拼搏的精神。
游戲方法:把全班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隊。每隊的進攻隊員與防守隊員人數自行安排,當聽到教師發出“開始”信號后,雙方進攻隊員想盡辦法按照本方進攻路線到達對方行進營集結,然后向對方大本營發起攻擊。先觸及對方司令部的一方獲勝。雙方的防守隊員在比賽開始后可用推拉的辦法將對方的隊員推出或拉出其行進通道,使其出局(以該隊員腳所踏的位置裁定,只要其踏入行營即為安全)。當對方進攻隊員攻入本方大本營時,防守隊員可用推,抱的方法將其驅逐,同時進入對方大本營的進攻隊員也可將其防守隊員向外驅逐,目的是觸及對方司令部。裁判員由教師和見習學生擔任。
游戲規則:1 雙方隊員必須在聽到信號后才能行動。2 在行營區雙方都是安全的。3 裁判員必須及時宣布出局隊員的名字,并提示其馬上撤出。4 游戲過程中隊員只可用推,拉,抱的方法,不得擊打對方。5 每方的進攻的防守隊員可以互換。
9、大魚網
游戲說明:
1,開始時由一位同學進行抓人,抓到一位時,兩人手拉手成“網”繼續抓。
2,每抓到一人“網”增加一人,直到抓完所有的人,為游戲完成。
10、趣味游戲----“踩踩”貓
一、游戲方法:準備時,兩人(也可多人)面對面兩腳前后開立站,重心再兩腳之間;游戲開始時,兩人以剪刀石頭布方式或猜拳等方式決勝負,勝得同學以較快的速度用前腳去踩對手的腳,相反,負的同學則快速躲閃但每次雙方只能動一只腳或動一步;可以依次一局,也可以連續進行;
二注意事項:1分組時應注意考慮不同個體的反應差異,照顧較慢者;2游戲開始前應將清楚游戲意義,防止惡意踩踏。

民族健身游戲12則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56個民族中流傳著許許多多鍵身益智、好玩有趣的體育游戲,下面介紹一組經過整理或改編,比較適合中小學生活動的民族健身游戲。
11、雄雞斗架(彝族)
在地上畫個直徑為2米的圓圈,兩名游戲者蹲著進圈,互相用手對推,誰使對方的手、臂部著地就算勝了。規則是不能站、跑或坐著,也不能躲出圈或踩線,否則判為失誤。
12、大象拔河(藏族)
把一根結實的長繩兩頭打結,由兩人各自將繩套在胸部,從檔下拉過,背對背各朝一方,雙手扶地。主持人在中間的地上畫三條線,線地間距為80厘米,把懸吊繩上的紅布條對準中線。發令后,模仿大象動作,相互爬拉,先把紅布條拉過自己一方的橫線為勝。
13、穿袋摔餃(哈薩克族)
選擇草地、松軟的沙地或在墊子上作為游戲場地。游戲者把雙腿套在麻袋(或蛇皮袋)中,袋口用繩子系于腰間。發令后,雙方只能靠上肢用力把對方摔倒,既要保持平衡,又要摔到對方,姿態各異、妙趣橫生。
14、母雞生蛋(仫佬族)
游戲參加者人數以5、6人為宜。1人當母雞,進入圓圈的中間,雙手撐地,雙腳成弓步,守護在地上的3只小沙袋(代表雞蛋),其他人當取雞蛋者。發令后,取蛋者想方設法把“雞蛋”取出來,但不能被“母雞”的兩條腿觸及,否則暫停活動。在規定的時間里取蛋多者為勝,如果取不完“雞蛋”則判“母雞”勝利。
15、跳花盆(白族)
通過猜拳確定兩人當“花盆”,相對而坐,游戲開始,依次用單腿、雙腿單手、雙腿雙手搭出不同高度的障礙,讓大家依次助跑跳過去,誰要是碰著“花盆”就算失誤,互換角色,接著重新再跳。
16、三人狩獵(滿族)
每隊3人,各自背上1個筐子,預備時排成橫隊相對而站,相距10米,把裁判員發給的1只小沙袋在背后任意傳遞給誰。發令后,雙方沖上前,運用聲東擊西、夾擊、快速傳遞等戰術,先把小沙袋投進對方隊的任何一只背筐中即可得一分。接著各自返回原處,發令后再進行,在規定的時間內積分多的隊為優勝。在進行中,如果小沙袋未進筐而落地,可以爭搶再投,次數不限。
17、賽龍舟(滿族)
每組5人,排成一路縱隊,隊尾背向而站當舵手,5人兩側手同握一根3米長的竹竿組成一艘龍舟,發令后,齊心協力從起點出發,以中途不散架先跑到終點者為優勝。
18、穿藤圈(黎族)
把游戲者等分成甲、乙兩方,甲方手持藤圈在一條直道上來回拋滾,乙方站在直道兩側8米外的線后用細竹竿和帶有繩索的小沙袋投擲,若能穿過藤圈(不碰到圈),即可得分。雙方機會均等,互換角色做,最后以積分多的一方為優勝。
19、扭棍子(羌族)
取一根長約1米的結實木棍,兩名游戲者各持棍的一端,發令后互相用雙手朝相反方向使勁扭動,身體不準碰觸木棍,先將木棍扭轉一周者為勝。
20、拔腰(哈尼族)
兩人互相側身反抱對方腰部,雙腳不許移動,發令后盡力將對方抱起,以將對方的雙腳抱離地面為勝。可采取三局兩勝制,人多時可采取淘汰制進行。
21、打尺寸(畬族)
參加者2至5人,在空地上畫一個直徑為1.5米的圓圈,先猜拳決定游戲的先后。游戲開始,一人持一根1尺長的棍子站在圈內,用棍子擊打一個大約12厘米長的竹條,其他人即可在前面奔接,接到竹條者和持棍者互換角色,未接到的可把竹條撿起來向圈內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再將其擊出。若竹條投進圈而未被接住或擊出,投中者就和持棍者互換角色,持棍竿若接住或擊出竹條,就可得到10尺或擊出竹條距離的實際尺寸,在約定的時間內,獲得尺寸多者為優勝。
22、象步虎掌(仫佬族)
在地面上畫兩條相距50厘米的平行線,兩人各站線的一邊,站定后雙腳不能移動,然后伸出雙掌相抵。發令后,雙方用巧力向前推出或向后縮讓,使對方腳掌移離原位即可得分。

“呼啦圈”游戲五則
23、跳流星
1 規則及方法:學生圍成一直徑為6米的圓,一名學生站在中央,手持用繩系的呼啦圈,手臂壓低,做順時針轉動(也可變方向),速度可快可慢,呼啦圈在經過游戲者腳下時要跳起,游戲者不能被呼啦圈碰到,如碰到被視為失敗,換圈中人繼續進行。
2 注意事項:精神集中,反應快,彈跳要有彈性,跳得高,空中滯留時間盡量長。
3 目的:增強彈跳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24、開火車
1 規則及方法:四人一組,站成一路縱隊,用呼啦圈將學生連成一排,逆時針跑,追前面一組學生,追上一列“火車”的5分,在1分鐘內追到“火車”多的隊為勝。圓的大小,可根據場地和學生人數決定。
2 注意事項:不能只靠圈拉住身體,學生應雙手搭肩,并注意安全。
3 目的:培養快速奔跑能力及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25、過河
1 規則及方法:將學生分成四小組,每小組間距10米,面對面站好,每組排頭學生持兩個呼啦圈,教師發令后,將一圈拋出,然后跳進呼啦圈內,將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進第二個呼啦圈內,轉身將第一個呼啦圈拿起再拋向前方,如此反復,直至跳至對面學生處,其他學生依此法進行。
2 注意事項:拋呼啦圈時不能拋太遠,應在自己彈跳的能力之內,雙腳始終不能離開圈外,否則返回重新進行。
3 目的:發展下肢彈跳及手腳相互配合能力,培養勇于拼搏,力爭上游的精神。
26、抓害蟲
1 規則及方法: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分別面對面站在相距4米的兩直線后,每人兩個呼啦圈,另一組從通道中的雙手后背在身后,跳過通道,線兩側的學生,兩側學生用呼啦圈套田中的“害蟲”,每套到一個得一分,被套到的“害蟲”即出田,最后比一比哪組的累計分多。
2 注意事項:“害蟲”跳的時候雙腳并跳,不能用手擋呼啦圈。
3 目的:發展下肢彈跳力及機敏的反應能力。
27、“8”字滾圈
1 規則及方法:每人兩個呼啦圈,用一個圈推另一個圈進行行進間滾圈,繞場地變換方向滾圈,轉彎時身體重心轉移。
2 注意事項:練習中讓學生摸索兩圈接觸的位置,方向改變時的雙手用力力度。
3 目的:發展身體協調性,提高上臂的靈活性。
28、鵲橋相會  
選手:起點男4人,終點女4人。年齡不限。
器械:橋、不同顏色的花。在橋的正中間劃出60公分的交換區。
場地:跑道長50米,其中心放置一橋。分為四道。
起點:發令槍響,第一對男女各手持一支花同時起跑--上橋--換位 (順便交換手中花)--到對面后將手中花交給下一位隊員。如此反復, 當最后一組在鵲橋相會后交換花,男隊員不再向對面跑,而是和女隊員一起跑回起點。計時。
規則:
⑴上橋后或換位時不得落地,若落地,則要重新上橋、換位。
⑵必須在規定的換位區內換位且換花,否則無效。
⑶所有隊員必須全部完成比賽,才可計成績。
計時與名次:當最后一組的男女選手共同跑回起點后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29、過河
選手:每隊10人,5男5女。1男1女兩人為一組。
器械:板子
場地:籃球場。全長20米
規 則:排隊成一列縱隊,每次一組兩人同時出發,女選手過河(每次必須雙腳踩兩塊板子時,男選手才可移動最后一塊板子),男選手鋪板子(每次只能鋪一塊板子, 即將最后一塊鋪到最前面)。待所有板子全部都過終點線后,兩人向回返。等板子都過起點線后,下一組人出發,如此循環。鋪板子的男選手不得妨礙他人比賽。
計時與名次:等最后一組選手返回過線后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30、蹲跳接力
選手:每隊8人,4男4女。年齡不限。1男1女兩人為一組
場地:在籃球場上劃出距離為10米的兩條平行線, 分別為起點線和終點線。
出發時的姿式:運動員應面向跑道向前,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點線后,。
規則:
⑴聽到發令后,第一組由起點向終點線蹲跳。
⑵兩人都跳過終點線后,再跳回到起點線擊第二組的手掌,然后第二組進行,依次類推。
⑶比賽途中,兩人挽臂不可分開,如分開,則必須挽好后才能繼續比賽。
計時與名次:以最后一組返回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31、兩人三足行
選手:每隊8人,4男4女。年齡不限。1男1女兩人為一組,且男左女右,兩人將挨著的腿用繩子捆住(選手自己捆),男選手左手拿接力棒,面向終點,站在起跑線后。
場地:在跑道,每兩道一組。距離30米
規則:
⑴聽到發令后,第一組的兩人向折返點跑去,繞過折返點后,返回
⑵第一組返回起跑線,且兩位男選手交接棒后,第二組兩人開始跑,重復,直至第四組人返回起跑線。
⑶跑步途中,兩人捆腿的繩子不得松開。若松開,則必須退回起點重新比賽。
計時與名次:以最后一組返回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32、兩分鐘六人踢鍵子
選手:每隊6人,不分男女。年齡不限。
器械:鍵子
場地:在籃球場中劃兩條間距為2米的平行線(線長要超過4米),兩線中間劃一條中線。6名隊員分兩組(A組、B組)站在兩條線后。
規則:
⑴選手只有在自已區域內(線后)以腳踢鍵并將鍵踢過中線才可計數。一腳踢鍵時,另一著地腳可踩線,但不能完全進入中間隔離區,否則不予計數。
⑵以第一位選手將鍵踢給對面三位中的任意一位開始比賽。并開始計數。
⑶選手身體除雙臂與雙腳外的任何部位都可觸鍵,其目的是使鍵不落地,不計數。
⑷每人每次只允許踢鍵一次,不得連擊。連擊不計數
⑸A1將鍵踢給B1后,B1不允許直接將鍵回踢給A1,中間必須經過第三、第四人。即:A1→B1→A2→B2→A1。每一位手不得連續踢鍵子,否則,回踢不計數。
⑹任何選手均不能進入中間的間隔區或跑到對面區域內踢球。否則不予計數。
⑺鍵若落地,則選手必須自己撿起并回到所在區域后,重新踢鍵開始。次數累加。
⑻六位選手必須每人至少踢鍵一次。否則,若有一人未踢鍵,將從總成績中減3,兩人未踢鍵,減6……以此類推。
⑼同區域(即同組)的3人不得互相踢鍵,否則,不予計數。
⑽若兩隊踢鍵次數相同,則以鍵落地次數少者名次列前。若落地次數也相等,則相關隊舉行附加賽,直至決出名次。
計時與名次:在2分鐘內,以踢鍵次數多且鍵落地次數少者為勝。
33、搬運競賽
選手:每隊10人,至少4名女選手。不分年齡。
器械:實心球、排球、籃球
場地:在跑道上劃一條起跑線,距起跑線5米劃一個直徑60厘米的圓(圓中放置實心球、排球、籃球),然后距此圓10、20、30米(以圓心計)處各劃一個直徑30厘米的圓。終點距最后一個圓的圓心距離5米,并設一個折返點。全長40米。
規則:
⑴隊員成單列縱隊,立于起跑線后。第一位選手聽到發令槍響后,跑到大圓并從中取起實心球、排球和籃球,向前跑,在第一個小圓中放下實心球,第二小圓中放下排球,第三個小圓中放下籃球,然后跑向終點并繞過拆返點向起點跑回,到起點且與第二名隊員擊掌后退出場地。
⑵第二名選手擊掌后向前跑去,他先跑到終點并繞過拆返點向回跑,途中依次取回籃球、排球、實心球放到大圓中后跑到起點并與第三名隊員擊掌。
⑶第三名選手仿第一名選手。第四名選手仿第二名選手。以此類推。
⑷必須按規定依次放置各球具。若球滾出圓外,則要重新放置。
計時與名次:最后一人跑過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篇4

大班趣味體育游戲

兩人三足

  玩法:幼兒分成“拉拉隊”和“競賽隊”。幼兒1,2報數,分成五組比賽。拉拉隊則:“加油”。老師分別將兩個幼兒的左腳和右腳綁在一塊。老師說:“預備”,幼兒們則將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上,做好準備;“開始”則往終點跑去,先到的為贏。

  給娃娃打領結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各隊第一名幼兒手拿領結站在起點線后,游戲開始,教師指令,各隊第一名幼兒迅速向前跑,給娃娃系好領結后跑回起跑線,并拍第二個幼兒的手,跑去給娃娃系領結,哪隊幼兒先系完跑回起跑線,哪隊就勝利。

  捉單不捉雙

  玩法:幼兒在場地中四散跑動,當捉人的幼兒跑來時,就應與周圍的同伴拉手或抱在一起。如拉手的同伴或抱在一起的同伴是雙數時,“捉人”的幼兒應立即去捉別的同伴;當在一起的同伴是單數時,就算作被捉住,停玩一次游戲。

  蜈蚣競走

  玩法:全體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扮成4條蜈蚣,在起點處分別下蹲。后面幼兒兩手抱緊前面幼兒的腰部,做好出發的活動準備。教師發出口令后,各組幼兒齊喊“一二、一二……”。全組幼兒統一協調的走,注意左右腳的協調性。當最后一名幼兒到達終點時,拿起紅旗全組即可站起。以最先拿到紅旗的隊為勝利。

  給娃娃打領結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各隊第一名幼兒手拿領結站在起點線后,游戲開始,教師指令,各隊第一名幼兒迅速向前跑,給娃娃系好領結后跑回起跑線,并拍第二個幼兒的手,跑去給娃娃系領結,哪隊幼兒先系完跑回起跑線,哪隊就勝利。

  捉單不捉雙

  玩法:幼兒在場地中四散跑動,當捉人的幼兒跑來時,就應與周圍的同伴拉手或抱在一起。如拉手的同伴或抱在一起的同伴是雙數時,“捉人”的幼兒應立即去捉別的同伴;當在一起的同伴是單數時,就算作被捉住,停玩一次游戲。

  蜈蚣競走

  玩法:全體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扮成4條蜈蚣,在起點處分別下蹲。后面幼兒兩手抱緊前面幼兒的腰部,做好出發的活動準備。教師發出口令后,各組幼兒齊喊“一二、一二……”。全組幼兒統一協調的走,注意左右腳的協調性。當最后一名幼兒到達終點時,拿起紅旗全組即可站起。以最先拿到紅旗的隊為勝利。

1、捉尾巴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各自在后腰帶上系上彩繩當尾巴。游戲開始,四散跑開,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你要保護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者為勝。(只能在圓圈內跑,抓到后快速回到老師處)提出要求后,與幼兒共同游戲。游戲結束后教師針對情況,及時表揚鼓勵。

  2、幫熊伯伯運東西

  玩法:將幼兒分成三組,首先要走過一座獨木橋,然后跳過房子,在小心的走過小路,最后拿起繩子,雙腳踩繩向前跳過小河,運上東西后跳繩返回,放入小籃內,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游戲以此進行,在規定的時間內運回最多的勝利。

3、小樹苗快快長

玩法:幼兒分別拿著太陽、水珠圖片、站在起點線上,家長戴著樹苗頭飾蹲在終點線上。游戲開始,幼兒讀“我是水珠和太陽,能幫樹苗快快長”之后向前跑,跑過場地的中間的曲線,到達終點的樹苗的后面把手中的卡片舉起,家長馬上站立表示樹苗長大了,以最快者為勝。

4、勇敢小動物

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2路縱隊,老師發令后,各隊第1名幼兒蹬滑跑冰車鉆過“山洞”、到達“浮橋”。上橋救起1個小動物,并帶著小動物踩腳踏車原路返回,第2名幼兒再出發。在規定時間內比哪一隊救到的小動物數量多為勝隊。

5、捕蛇

玩法:一個小朋友尾長繩當蛇,其余的小朋友要爭取踩住繩子“捕”到“蛇”,要是被繩子碰著了就算是被“蛇”咬了。

6、趕小豬

準備:鉆圈9個、羽毛球拍3個、小皮球3個、折返標志3個

玩法:將幼兒分成三組,于起跑線后作好準備。游戲開始,三名幼兒沿各自跑道起跑,沿途套圈三個,用羽毛球拍趕動皮球向前行進,至折返標志處返回至起點,以先返回者為勝。

規則:1、套圈時,要求將圈從頭套至腳下。2、趕小豬時,手不能碰球,球不能離拍。

7、采果子

準備:圈18個、長繩1根、筐6個、小皮球12個

玩法:將幼兒分成三隊,于起跑線后作好準備。游戲開始,每隊排頭的幼兒雙腳跳過圓圈奔跑,俯身鉆過由長繩拉成的障礙,跑至終點的筐中取一球沿途返回起點,將球放進筐中,第二名幼兒繼續取球、放球,依次進行,先將全部球運回者為勝。

規則:1、跳圈時腳不能碰圈。2、前一名幼兒取球返回放球入筐后,后一名幼兒方可進行。

8、協作尋寶

準備:大積木6塊、小凳15個、小筐3個、小積木若干

玩法:每次游戲分成三組,每組由一名家長與一名幼兒組成,游戲開始幼兒用兩塊大積木分別搭橋,家長雙腳踩在積木上,以過河的方式前進至小凳搭成的橋處,兩人過完橋后,家長撿積木,幼兒跑至終點拿筐,將積木全部裝進筐中,兩人一起跑回起點,先到者為勝。

規則:1、過河時家長必須踩在積木上前進,雙腳不能著地;2、過橋時必須踩在凳子前進,腳不能著地;3、兩人須同時返回

9、采蘑菇

準備:圈15個、環15個、長條積木3塊

玩法:三名幼兒于起跑線準備,游戲開始,雙腳跳圈沿途撿拾5個環,行進至積木處將環套進積木,跑回起點,先返回者為勝。

規則:1、跳圈時腳不能碰圈。2、撿環時環不能掉在地上。

10、運西瓜

準備:塑料棍2根、皮球2個、筐2個

玩法:幼兒分成兩大組,兩人組合抬筐站于起跑線,游戲開始,每組排頭一對裝球跑出至終點處再返回,將筐交于下一對幼兒繼續進行,先完成者為勝。

11、探寶

準備:長條凳3根、籃球3個、大圈3個

玩法:一名家長與幼兒于起跑線處準備,游戲開始,幼兒上獨木橋,家長牽其手協助過橋,跑至山洞(大圈)處,兩人前后跨鉆山洞,幼兒取過籃球交于家長,家長拍球跑,幼兒緊隨其后跑回起點,兩人必須同時到達,先到者為勝。

規則:1、幼兒過橋時腳不能著地。2、跨鉆山洞不能碰圈。3、返回時兩人必須同時到達。

12、沖出火海

兒歌:樓房里、起大火,火焰熊熊煙霧多。小朋友、別慌張,動動腦筋沖出來。

玩法:火災警報響起,幼兒念兒歌,念完后,排頭第一個小朋友將毛巾放進桶里“弄濕”,將水桶翻倒“淋濕全身,一手用毛巾捂住鼻子,低下身體先繞跑過 “濃煙區”、鉆爬過 “火區”、然后橫躺在“沙地” 滾動將身上的“火苗”熄滅,最后跑到“電話亭”撥“119”報警。后面的小朋友依次進行。

13、滾輪胎搭房子

玩法:幼兒分成兩組,每名幼兒手持一個輪胎,教師發出指令,排頭幼兒開始滾輪胎,到達目的地時把輪胎放好,按原路返回拍第二名幼兒的手。第二名幼兒接著滾輪胎,到達目的地把輪胎搭好返回拍第三名幼兒的手,直至全部完成 ,最后評出搭的最快的一組和房子搭的最好的一組。分別發給獎牌。

14、給娃娃打領結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各隊第一名幼兒手拿領結站在起點線后,游戲開始,教師指令,各隊第一名幼兒迅速向前跑,給娃娃系好領結后跑回起跑線,并拍第二個幼兒的手,跑去給娃娃系領帶,哪隊幼兒先系完跑回起跑線,哪隊就勝利。

15、捉尾巴

玩法:準備彩繩若干條,在場地上畫出四散跑的范圍。幼兒兩人一對,各自在后腰上系上彩繩當尾巴。游戲開始,四散跑開,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為勝。

16、彩繩跳

玩法:每人一根一米長的短繩,兩手拉緊繩子的兩端,雙腳踩在繩子的中間部位,兩手拉緊繩子,雙腳用力向前跳。

17、小猴摘桃

玩法:幼兒分四隊站在起跑線后,游戲開始,教師發出信號,各隊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兩手兩膝著地爬過山洞,跑到橫竿下,雙腳向上跳起摘一個桃子,轉身直接跑回,將桃子放進小籃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站到隊尾,依次進行,最后以先摘完桃子的隊為勝。

18、貓捉老鼠

玩法:今天來了一只特別愛吃偷水果的小老鼠,(有老師帶頭飾扮演)小朋友們就是它愛吃的水果寶貝,小老鼠一個個點小朋友的頭一邊大聲用英語說出水果的名稱,若干個后老鼠指定一個小朋友做貓,并大聲念出“cat”后馬上就跑,而被指定為貓的小朋友就要起身去抓他,如果在老鼠跑回原位前仍未捉到,就要由他來當老鼠進行游戲,如果老鼠在回位置前被捉到游戲就要繼續進行。

19、移動的墻

玩法:1.快跑——汽車啟動、加油門,加速開得快(移動第一次);慢跑——汽車減速開得慢(移動地第兩次);下蹲跑——汽車下坡(移動第三次);起踵跑——汽車上坡(移動第四次)幼兒行進跑的過程配上相應的音樂,增強游戲的氣氛;2.移動第一次后,將隱藏在每個停靠站的喜洋洋圖片,以游戲的口吻坐上每輛公共汽車,圖片貼在每一隊排頭小朋友的身上。

20、漁夫捕魚

玩法:先指定一幼兒為漁夫,教師帶幼兒念兒歌《魚兒游呀游》,當教師回答到“X人來變幼兒游”時,幼兒根據回答中的人數迅速合作,即興由一幼兒當魚頭,后面的幼兒一一用繩子套住前面一幼兒的腰,兩手拿住繩子的末端跟著“魚頭”游。待幼兒隨機組合完畢,此時漁夫可去抓任意一條魚的“魚頭”,當“魚頭”被抓住或“魚身”散掉就算被捕住,當魚被逼離出海面,即到沙灘也算被捕住。以最后剩下的一隊為優勝隊,可由優勝隊的幼兒推選出一幼兒當“漁夫”,游戲重新開始。

附兒歌:魚兒游呀游

師:小小魚兒游呀游,在哪游?

幼:在這游。幾人來變魚兒游?

師:X(一般為2—5人)人來變魚兒游。

21、過"橋"游戲

   玩法: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并排的長凳、兩個并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用各種方法走過"橋"。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

22、電羊

玩法:教師請小朋友扮小山羊,這當中有老師事先指定的幾名“電羊”。小羊在場地上一邊玩耍,一邊念兒歌:“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選一幼兒扮大灰狼,背對“羊群”站立。兒歌念完,“大灰狼”轉身喊:“我來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帶出場外。如果“大灰狼”抓住電羊,電羊就發出“的鈴鈴”的聲音,“大灰狼”觸電,站著不能動。千萬注意,不能讓“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誰是電羊。

23、小熊斗怪獸

玩法:每個幼兒手執“炸彈”,自由通過各種“橋”,跑到“怪獸”區進行投擊。當擊中5個“怪獸”后,從獎勵臺上領取一枚“勝利獎章”,接著回到起點繼續游戲,直至所有“勝利獎章”被取完為止。

24、捉單不捉雙

玩法:幼兒在場地中四散跑動,當捉人的幼兒跑來時,就應與周圍的同伴拉手或抱在一起。如拉手的同伴或抱在一起的同伴是雙數時,“捉人”的幼兒應立即去捉別的同伴;當在一起的同伴是單數時,就算作被捉住,停玩一次游戲。

25、投沙包

玩法:幼兒分組比賽,可同時五六個兒童一起投,投到5米線得一分,投到6米得二分,投到7米得三分,沒有投到線的不得分,投到后把三次所得的分加在一起為總分。最后比賽誰得分最多誰為優勝者。

26、小動物找家

玩法:小動物分為5組。每一組的小動物分別要模仿你頭上戴的小動物的樣子,再根據鈴鼓節奏的快慢來完成走、鉆火圈和踩高蹺的動作,然后快速坐在自己的家中就算是最后的勝利者。

27、跳圈找顏色

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上。老師說“開始!紅色!”兩組的第一名幼兒手里拿著籃子開始跳圈跳向終點(可以單腿跳也可以雙腿跳),然后在紙箱里選擇帶有老師指定顏色的玩具放到籃子里(玩具上只有有一種顏色符合就可以),帶著籃子跑回起跑線。最先回來并且帶回指定玩具多的小組獲勝。

28、同心協力

玩法:場地中有5個不同顏色的圓圈,每個圓圈都不是很大。游戲規則是每個圓圈中要站滿5個小朋友,這5個小朋友除了腳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著地,同時所有小朋友的腳必須踩在圓圈里面,身體可以露在外面。看哪個圓圈中的小朋友通過集體協作,能共同配合完成游戲。

29、大風和樹葉

玩法:幼兒扮演樹葉,四散蹲在場地上,教師扮演大風。游戲開始,風說:“起風了”,并張開兩臂繞幼兒走,小樹葉站起來輕輕的跑。風又說:“大風刮起來了”,張開雙臂發出“呼呼呼”的風聲,幼兒開始快跑。風說:“風小了”,幼兒開始慢跑。重復幾次。風說:“風停了”,幼兒蹲下。

30、愛護小樹

玩法:老師把小樹放在圓的中間,因為風好大,小樹快被吹倒了。所以我們先請一位小朋友站在圓內用手扶著小樹。圈上的小朋友就要手拉手邊走邊念:“小樹,小樹,我們都愛護。”這時,扶樹的小朋友可以隨便叫一個小朋友的名字,比如:“XX,請你來護樹。一、二、三!”說完就松開手,被叫到的小朋友就要馬上跑上去扶住小樹,兩人交換位置。如果被叫的小朋友在叫他的小朋友到他位置前沒扶到樹,就是接著扶樹。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最快,最注意。

31、把球踢出圈外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個人進到圓圈內.其他的人站在圓圈外,連續不斷地把球投進圓圈內。圓圈內的人則要迅速地把球踢出圓圈。如果留在圓圈內的球超過了三個,則圓圈外的一方獲勝。也可以考慮其他適合的規則。

32、圓形場地內的足球游戲

玩法:在一個大的圓形場地內,參加游戲的人分成兩隊,每隊四五人爭奪一個球。射門成功得一分。設置兩個以上的球門玩起來也很有意思。

33、多人的射門

玩法:分兩隊各自排成一列橫排。在兩隊中間放上多個足球,根據信號向前跑,把球踢到對方一側,踢過去多的一方為勝方。

34、接球游戲

玩法:兩人面對面站立,其中一個人把球抱在胸前,突然使球落下,另一個人要迅速把球接住而不要讓球落地。待動作熟練后,可抱著兩個球,突然落下其中一個球讓對手去接。落球的一方還可以加進一些假動作以迷惑對手。

35、手遞手傳球

玩法:采取與前面的“搶球游戲”時一樣的身體姿勢,做背對背、坐姿、臥姿等的傳球游戲。此外,還可以進行傳球接力跑的練習。

36、夾球接力跑

玩法:游戲的人分成兩隊,不是進行普通的接力跑,而是用膝關節處夾球跳著跑。如果用手抱球或球落地均為犯規,要返回出發地重跑。為了夾球方便,不要使用過大的球。

37、捉老鼠

玩法1:教師和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做“老鼠籠”,3~5名幼兒站在大圓圈里扮演“老鼠”。扮演“老鼠籠”的幼兒手拉手舉起并念兒歌,扮演“老鼠”的幼兒則在“老鼠籠”四周鉆進鉆出。當念到“咔嚓一聲”時,扮演“老鼠籠”的幼兒立即放下手,同時蹲下。在“老鼠籠”內的“老鼠”算被捉住,被捉住的幼兒表演節目,然后站在大圓圈上做“老鼠籠”。游戲繼續進行,直到“老鼠”全部被捉住再調換部分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玩法2: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扮演“老鼠”的幼兒戴上頭飾,扮演“老鼠籠”的幼兒按順時針邊念兒歌邊在圓圈上走動,增加“老鼠”鉆出的難度。也可以放置沙包當“糧食”,規定“老鼠”一次只能拿一個沙包當“糧食”,并把取出后的“糧食”放在旁邊的“糧食”筐里。

附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捉住你。

38、好玩的紅綢子

玩法1:風兒與浪花

孩子們一起把綢子提起來當作“小河”,聽老師的口令“小風吹來了”,幼兒輕輕地抖綢子;“大風吹來了”,孩子們一起用力抖綢子;“狂風吹來了”,孩子們更加用力抖綢子;“龍卷風吹來了”,孩子們“一、二、三”一起用力把綢子拋起來,表示起浪花了。

玩法2:快樂的小魚

請部分幼兒抖動綢子作小河,部分幼兒扮演小魚,從抖動的綢子上面、下面或拋起來的“浪花”下面快速跑過去。

玩法3:捕魚

綢子做漁網,兩位老師扮演“捕魚人”,分別抓住綢子的兩端,從一邊跑向另一邊,幼兒扮演“小魚”,當漁網到來的時候,幼兒要快速地躲過漁網(可從綢子下面跑過去,也可從綢子上面跳過去),幼兒一旦被“漁網”攔住,表示“小魚”被捕到,要到“魚缸”里休息。

39、挑水

玩法:①把九把小椅子擺成左右交錯的兩排。②幼兒用小棒挑著小水桶,在兩排椅子上交錯前進,從一端走向另一端。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40、滾鐵環

玩法:幼兒手持一根頂端有彎槽鐵棍,推一直徑一尺多的鐵環向前飛跑,發出“嘩唧嘩唧”的聲音,可以在場地寬闊的地方玩。比一比誰滾的時間最長誰就贏了。

41、踢毽子

玩法:踢毽的方法,形式多樣。形成了以盤踢、磕踢、拐踢、繃踢為主的四種基本踢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接落、繞轉、穿插、跳踢、頭頂等相互關聯的花樣踢法。

42、捉“龍尾”

玩法:游戲者中選一人當“龍頭”,一人當捉“龍尾”者,其余幼兒一個接一個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擺接在“龍頭”后面做“龍身”,最后一人當“龍尾”。“龍頭”帶著“龍身”左右移動跑,讓“龍尾”躲避捉拿。注意“龍身”不要脫節。如“龍尾”被捉,要自動退下,倒數第二人自然成為“龍尾”。此游戲具體玩法與“老鷹捉小雞”相似。

43、轉陀螺

玩法:先將鞭上的繩子纏在陀螺的上部,纏緊,隨后用手按住,另一只手拿鞭子,用力拉繩,同時松開按陀螺的手,當陀螺在地上轉了起來以后,再用鞭子順著抽繩子的方向去抽打陀螺。隨后幼兒開始進行打陀螺比賽。幼兒一起準備,聽教師發出“開始”口令,一齊抽打陀螺,看誰的陀螺轉得最久即獲勝。

44、推小車

玩法:三人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余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45、挑花線

玩法:兩人一組,游戲者用一細繩套在雙手手指上,勾挑出各種花樣,常見花樣有四層樓梯、花手巾、大輪船、鋸子等。

46、拍紙方(甩紙泡)

玩法:兩人以上,每人各自拿相同數量的紙泡,各把一個紙泡放在地上,一方先用自己的的紙泡用力向對方的紙泡甩,如果被甩翻,就可贏得對方的紙泡,否則,就由另一方甩,游戲結束時紙泡多者贏。

47、斗雞

玩法:兩人面對面站立,各把一條腿彎起來,用一只手抓住彎起來的腳,,用另一條腿跳著去頂撞對方,使對方站立不穩,抓住腳的手松下來,但不可用手推,彎起的腳落下來為輸者。也可多人分成兩隊,各自站在場地的一邊,放一樣東西作為寶物,搶到對方寶物的為勝。

48、抬轎子

兒歌:吱呀吱呀動。七鉻七格蓬,花轎抬新娘,噼里啪啦轟。

玩法:3人一組,2人當轎夫,1人當新娘。當轎夫的幼兒將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對方的右手腕。蹲下,扮新娘的孩子分別將兩只腳跨入兩轎夫的雙手臂之間,兩只手分別搭在轎夫的肩上,“轎夫”立起,開始行走,大家一起邊走邊說兒歌。兒歌終止“新娘下轎”。換角色重新進行。

49、編花籃

玩法:3-6人參加,參加者伸出右腳,勾住前人,形成一個編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邊念兒歌,邊單腳往前跳,直至兒歌念完。

50、打水漂

玩法:在小池塘邊撿一些薄薄的小石片,往水面投擲過去,使小石片在水面向前跳躍幾次,出現多個水花。

51、翻骨牌(抓七子)

玩法:參加者輪流進行翻麻將的競賽,每人經過下面幾輪拋接與翻動的活動,才算完成一局。第一輪:拋出沙包,翻動一塊骨牌,然后又迅速接住沙包,直至把全部骨牌翻成背朝上,最后拋出沙包,一把抓起七個骨牌,接住沙包。第二輪:在拋出沙包后把所有骨牌一一橫著站起來,最后一把抓起。第三輪,在拋出沙包后把所有骨牌一一豎著站起來,最后一把抓起。

52、跳皮筋

玩法:長橡皮筋一根,兩頭打結。游戲時三名幼兒用猜拳方式決定先后順序,兩頭各站一人,把橡皮筋繃直,中間請贏的一名幼兒跳各種花樣,跳錯換下一個幼兒。

53、調龍燈

兒歌:楊柳青,樹苗綠。娘舅外甥調龍燈。調得慢,調得快,一調調到家門口。

玩法:2人相對站立,手拉手,邊念兒歌,邊向兩邊擺動。等兒歌念完后,2人一邊手高舉,同時身體鉆過手臂翻轉180度。接著舉起另一邊手,身體翻轉另一個180度,可連續翻轉多次,直至不能翻為止。

54、打張

玩法:參加者手持竹竿當長嗆,分成兩方,躲在掩護體后面模仿打張,被對方“擊中”就退出比賽,哪一方的人先被打光,就算輸。

55、官打捉賊

玩法:四人一組,準備四張小紙條,上面分別寫有四個人:縣官、打手、捕快、壞蛋,四人每人摸一張紙條,自己看一下,不能說出自己的身份,捕快憑感覺在另外三人中捉出一個壞蛋,,如果捉對,就由縣官說打幾下。如果捉錯,就由縣官讓打手懲罰捕快。

56、拉繩游戲

玩法:兩人一組,每人拉住繩子的一投放在自己的腰間。雙腳分開站立,出其不意的將繩子抽動,迫使對方移動雙腳。如果對方雙腳移動就算輸。游戲重新開始。

57、背蘿卜

兒歌:背釘耙,翻蘿卜,翻到一個紅蘿卜。背釘耙,鋤蘿卜,鋤到一個白蘿卜。

玩法:2人一組,背靠背站立,邊念兒歌邊向前彎腰,用臂力和背力背起對方。背時注意站穩腳跟,被背的人要雙腳離地。

有創意的趣味體育游戲篇5

體育課趣味游戲

?

?

貼鼻子

一張硬紙板,上面畫一個沒有鼻子的大象,再用一塊硬紙板,畫一個象鼻子。在距大象2米遠的地方畫一白線,作為起點線。

??

游戲開始,游戲者手拿象鼻子,站在白線外,然后用毛巾蒙住眼睛。蒙好后,向大象走去,走到自認為可以摸到大象的地方站好,然后把手中的象鼻子向大象頭上貼去,只能貼一次。把鼻子準確地貼在鼻子的位置上可得獎票1張。

??

蒙眼示標

??在相距5米遠的兩地各畫一條線,游戲者分別站在兩條線上相對而立,左手各拿一鈸。游戲開始,用毛巾或大腦殼將游戲者的眼睛蒙上。然后發令前進。在相遇時,由發令人發令擊鈸。游戲者同時用左手的鈸向對方的鈸擊去,擊中了,各得獎票1張。

??

拉人角力

?? 動作價值:發展提高引體向上的專項臂力。

?? 動作方法:兩人相對站立,各出腳相抵,各出手相拉。

推薦訪問:創意 趣味 體育游戲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