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文言文知識歸納借鑒

時間:2022-03-23 00:08:54 來源:網友投稿

  文言文知識歸納借鑒

  回憶錄《陶庵夢憶》中的一篇敘事小品,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對故國往事的懷念都以淺淡的筆觸融入山水之中而創作的小品文。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知識歸納借鑒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文言文知識歸納借鑒一

  初中語文知識點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張岱收錄在回憶錄《陶庵夢憶》中的一篇敘事小品,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對故國往事的懷念都以淺淡的筆觸融入山水之中而創作的小品文。

  詞句注釋

  1、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

  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1628-1644)。

  2、俱:都。

  3、絕: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詞,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點左右。定,開始。

  5、余:第一人稱代詞,我。

  6、拏:通“橈”,撐(船)。

  7、擁毳(cuì)衣爐火: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

  毳衣:細毛皮衣。毳:鳥獸的細毛。

  8、霧凇沆碭:冰花一片彌漫。

  霧,從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氣。凇,從湖面蒸發的水汽。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曾鞏《冬夜即事詩》自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于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人謂之霧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這里指蘇堤。一,數詞。痕,痕跡。

  12、一芥:一棵小草。

  芥,小草,比喻輕微纖細的事物;(像小草一樣微小)。

  13、而已:罷了。

  14、氈: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

  焉得,哪能。更,還。

  16、拉:邀請。

  17、強(qiǎng)飲:盡情喝。

  強,盡力,勉力,竭力。一說,高興地,興奮地。

  18、大白:大酒杯。

  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詞作動詞。

  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聲嘟噥。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士人的尊稱。

  25、更:還。

  26、癡似:癡于,癡過。

  癡,特有的感受,來展示他鐘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本文為癡迷的意思

  白話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

  文言文知識歸納借鑒二

  詞句注釋

  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⑵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閑來”二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安,哪里。

  ⑹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

  ⑻社:古二十五家為一社。白狗:一作“白雉”。

  ⑼彈劍:戰國時齊公子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曾屢次彈劍作歌怨己

  不如意。

  ⑽賈生:漢初洛陽賈誼,曾上書漢文帝,勸其改制興禮,受時大臣反對。

  ⑾擁篲:燕昭王親自掃路,恐灰塵飛揚,用衣袖擋帚以禮迎賢士鄒衍。折節:一作“折腰”。

  ⑿歸去來:指隱居。語出東晉陶淵明《歸去來辭》。

  ⒀“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齊典故。《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于首陽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誤以為一。

  ⒁“含光”句:言不露鋒芒,隨世俯仰之意。貴無名,以無名為貴。

  ⒂云月:一作“明月”。

  ⒃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傳》:“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見《國語·吳語》。

  ⒄陸機:西晉文學家。《晉書·陸機傳》載:陸機因宦人誣陷而被殺害于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⒅李斯:秦國統一六國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殺。《史記·李斯列傳》載:李斯喟然嘆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索引》:“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⒆“華亭”二句:用李斯典故。《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太平御覽》卷九二六:《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門,不可得矣。”

  ⒇“秋風”句:用張翰典故。《晉書·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為大司馬東曹掾。……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或謂之曰:‘卿乃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

  白話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年,姜太公磻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文言文知識歸納借鑒三

  創造宣言

  作者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現代著名教育家。畢生從事平民教育事業,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的口號,并且真正做到身體力行,同貧苦學生同勞動、同甘苦。鑒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創造性的工作業績,他被稱為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尊稱他為“萬世師表”。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中國大眾教育問題》等。

  字詞積累

  中(zhòng)傷 遁(dùn)詞

  懦(nuò)夫 豢(huàn)養 灌溉(gài)

  魯鈍:愚笨,不敏銳。

  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自暴自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墮落。

  山窮水盡: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走投無路: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4):引出論題:人類離不開創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駁斥了幾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并得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結論。

  第三部分(12-15):以東山樵夫為例,指出創造要從點滴做起,要讓創造之 神常駐心中。

  第四部分(16):發出創造宣言,表達獻身創造的強烈愿望。

  課文小結

  作者運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對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展開了有力的批駁,提出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最后發出了只要有一絲熱情,一滴血汗,都應該創造,都能夠創造的創造宣言。

 

推薦訪問:文言文 歸納 借鑒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