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用耳朵去聽這個世界時,只能聽到人籟。當我們關閉了耳朵,用心去聽這個世界時,可以聽到地籟。當我們關閉了耳朵和心時,才可以聆聽到天籟。小編整理了散文精選:聽籟,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真經》言:“五音令人耳聾。”你的身心遠離了人籟,方才聽見土地里的聲音、山坡上的聲音、巖石間的聲音。各式各樣的蟲子,用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演繹著它們的喧囂。南華真人是善聽的人,可以聽到天籟。而我,只在早晨片刻的閑暇中,偷聽來自大地的聲音。你切莫以為這里是寧靜的,或者,又錯以為是美妙的。地籟之中,我聽到廝殺與爭斗。那飛過的鳥雀,預感到了危機,飛向新的土坡。那灌木中的某只蟋蟀,或者螞蚱,正被某個可怕的大蜘蛛盯上,它的一躍,可能正中埋伏。蛇劃過草根,而大狗尚未產生警覺……是的,地表上面的殺機無處不在。有的出來覓食,卻成了別人口中的早餐。有的為了躲避,卻恰恰陷入另一個虎口。殺與被殺,潛伏在草叢中、山坡上、巖石間。
我忽略了這一切的殺機,又像個普通發呆的人那樣坐著,放佛只聽到清晨自然的蟲鳴、鳥語。耳邊的聲音,演變成隱隱的背景。而其實,這是一個多么豐富的、多變的世界。多少生命,在這個早晨,得以飽腹;又有多少生命,在這個早晨,不幸喪命。萬物生生不息延續的奧妙就在這里吧。無所謂對和錯,無所謂真和假。你聽著,可以忽略,也可以驚心動魄。
整個人類社會的喧囂,也不過是蟲鳴和鳥語。你伺機在灌木后,卻不知,一個巨獸正在注視著你。當你捕食糧食時,那個用木棍支起的篩子,正準備拉動系在木棍上面的繩子。當人們喜悅時,就像一次賭博,或許是真的豐收,又或許,是一次大的損失。當人們沮喪時,也許,恰恰躲過了一次次的劫難。鄭智化說:“灰色的人生,有什么不好呢?”這是智慧的話。他看到了鮮艷背后的冷酷,看到了寂靜背后的富足。
人可以選擇平淡,可以選擇智慧。平淡的人生,是最智慧的。可是,人們大多遺棄了這樣簡單的、本色的、神賜予的禮物,選擇了互相廝殺、競爭和喧囂。而廝殺之中,安又能長久全其身的?一切獲取,只是僥幸。潮起潮落,哪有永恒的成功?你生我死,哪有不敗的將軍?鐘離權祖師或許正是因為一場大敗,才領悟到了沙場的真諦,后偶遇東華帝君,接續了全真教,成為第二祖。倘若無此一敗,祖師或許仍在沙場,他日性命危危,豈不令人驚惶憂懼?呂純陽祖師若非黃粱一夢,豈不也耽擱在仕途之中,他日你爭我奪,遭人陷害也不一定,豈不也令人額頭冒出冷汗?海蟾祖師受正陽祖師壘卵警示,棄丞相之榮華,務以大道。萬般虛幻,宛如聽籟。喈喈如虛,卻廝殺切切。飛爬如實,又不過夢幻泡影。
人籟,有絲竹之聲,有巧舌美喉。好似真真切切,于那天地,又不過是一片嗟噓之聲。當我們用耳朵去聽這個世界時,只能聽到人籟。當我們關閉了耳朵,用心去聽這個世界時,可以聽到地籟。當我們關閉了耳朵和心時,才可以聆聽到天籟。南華真人善聽天籟,而棄人籟、地籟,原因大約就在于此。我們的世界,在天地耳中,只不過是一片縹緲若無的背景之音。
你聽那地面、草叢、山坡和巖石的爭斗聲,不也如此嗎?不如超然,運心于無為處,守默于無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