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與糟糕小學教師設計案例
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有意思,一看題目就知道吧,看看題目,你覺得有意思在哪兒呢?(指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組反義詞,這兩個都是極端的斷言,以及引用語言做課題加引號。工作范文網為大家推薦的精彩與糟糕小學教師設計案例素材,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精彩與糟糕小學教師設計案例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并理解“靦腆、謄寫、歧途、謹慎”等詞語。
2.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母的不同評價及帶給“我”的不同感受
教學流程:
一 、揭示課題,發現課題特點。
1.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有意思,一看題目就知道吧,看看題目,你覺得有意思在哪兒呢?(指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組反義詞,這兩個都是極端的斷言,以及引用語言做課題加引號。)
2.通過題目,我們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現在,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
二 、概括內容,初步感知。
1. 反復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探究思辨,感悟內涵。
1.抓住母親的語言,走進母親心理,感受母親之溫柔之愛。
找出母親贊揚“我”的句子,練習朗讀。
1)出示句子:“母親一念完,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在我身上。”
老師就是作者,誰來當母親來夸夸,看誰最像“我”的母親?指名讀——齊讀。
還會怎么來夸贊自己的兒子。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巴迪,心情如何?(積累相關描寫高興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在學生練讀的過程中加以適當引導點撥,從而走進人物內心。
2)“親愛的,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母親上前說道。指名讀,齊讀。
如果你是母親,你真覺得巴迪的詩寫得精彩極了嗎?那為什么要這樣說?
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這樣一位母親,此時你的心情怎樣?用什么詞語或者句子來形容?
2.請同學們找出父親批評“我”的句子,來讀讀。
1) 寫父親對“我”的評價,批評“我”在哪兒?
父親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讀出父親的語氣。
交流父親心理。
那你覺得還要不要感謝父親呢?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理由。
2)生再匯報。文中有四處理由,師都讓學生自由找,談感受。
3)師:當巴迪拿著國際大獎去給父母親看時,他們又會怎么說呢?根據上下文思考一下,誰最像我的父母親。
3.師小結。其實,我明白,無論是精彩極了,還是糟糕透了,這都是父母對“我”深沉的愛。
板書:愛
4.對于父母的愛,作者在文中也有文字可見,找出來讀一讀。
1)“歧途”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文思考一下。
2)你認為在文中“引入歧途”指什么?(自由讀――齊讀)
5.書面練習,概括提升
師:學了課文,談談你對父愛、母愛的理解。你們能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任意選擇一題寫一寫呢?(課件出示填空)
“精彩極了”是母親對孩子的( ),母愛像( ),它( )。
“糟糕透了”是父親對孩子的( ),父愛像( ),它( )。
四、回應開頭,問題解決。
1.學到這兒,我們再來替巴迪寫寫獲獎感言,我們只要把練習的話稍作改變就能變成獲獎感言。
2.生自由寫,師巡視。
3.生發表獲獎感言,師生共同賞析。
五、深度開掘,提升主題。
1.我們的成功還應該感謝誰:(自己 自己的謹慎)
2.如果不謹慎,我被“精彩極了”刮倒了,會怎樣?
3.如果不謹慎,我被“糟糕透了”刮倒了,會怎樣?
板書設計: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母親 贊揚 父親 批評
愛
謹慎
成功
精彩與糟糕小學教師設計案例二
教學目標
1.了解說明性文章的寫作目的,了解說明文。
2.了解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語言風格的多樣性。
3.會用說明性的語言說明身邊的事物,正確運用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語言風格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會用說明性的語言說明身邊的事物,正確運用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1)
師: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太陽》和《松鼠》兩篇說明文,誰來說一說這兩篇文章分別介紹了太陽、松鼠的什么特點?
生討論并總結:
板書:說明事物的特點
太陽------遠 大 熱
松鼠------漂亮 乖巧 馴良
作者為了把說明對象交代清楚,就使用了說明文這種體裁。(出示課件2)
二、整體感知。
師:結合我們學過的這兩篇課文,請同學們說一說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生小組討論,并把討論結果和同學們交流。(出示課件3)
師總結:說明文寫作的目的是說明抽象、復雜的事物,使它們變得通俗易懂。
師:為了把事物的特點介紹得更清楚,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我們會采取哪些方法?
生討論,并回答。(出示課件4)
師總結:
板書:1.抓住事物特點進行介紹。
2.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師:我們學過的說明方法有哪些?請舉出相應的例子。
生總結并回答:(出示課件5)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等。(出示課件6)
《太陽》一文就使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說明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
三、比較鑒別
師:同樣是說明文,《太陽》和《松鼠》相比較,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
生總結并發言(出示課件7)
同樣是說明文,和《太陽》相比,《 松鼠》一文的語言更加生動。(出示課件8)
師:通過這兩篇文章的對比,我們可以明白,說明文的語言風格也是多樣性的,《太陽》一文語言較為平實,《松鼠一文的語言更生動,描述更細致。
板書:說明文語言的多樣性。
四、初試身手
我們明白了說明文的寫作目的,也知道了怎樣寫說明文。現在,就讓我們試著寫一寫身邊的事物吧。
要求:選擇身邊的事物,運用多種方法說明它的特征。
生自由選擇,組織語言
師請同學在全班交流,并要求同學們認真聽,提出優點和不足。老師及時做出評價。
五、作業布置(出示課件9)
同學們,我們也可以把《白鷺》這篇散文的2-5自然段改成說明文。要改成說明文,我們要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了解白鷺的特點。然后選擇恰當的說明方法進行介紹。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熟悉的課文引入說明文這一體裁,明白說明文的寫作目的,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說明方法。同時通過兩篇文章的對比,引導學生了解說明文語言的多樣性。這樣學生們會對說明文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認識。作業的設置,能讓學生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2.在教學過程中,我用問題引導學生,讓他們層層深入地了解說明文。這樣既環環相扣,又非常緊湊。
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對于“初試身手”這個環節,我只是讓幾個同學交流了自己的作品,沒有進行大量練習,因此沒能及時掌握全體學生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