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6篇寫心得體會是記錄自己的認識和心里的感受,通過在生活里收獲了不少啟發,那么就需要寫好一篇心得,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的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寫心得體會是記錄自己的認識和心里的感受,通過在生活里收獲了不少啟發,那么就需要寫好一篇心得,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的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閱。
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篇1
******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過程中,全面系統梳理分析我們黨曾經面臨的重大選擇、重大轉折、重大挫折、重大斗爭,深刻洞察我們黨在處理這“四個重大”過程中展現出的堅守執著、歷史清醒、科學態度和胸襟視野,必將有利于我們厘清歷史脈絡、認清歷史真實、聽清時代脈動,必將有利于我們從靈魂深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從我們黨對旗幟道路重大選擇的堅守執著中堅定“四個自信”
毛澤東同志講:“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望,才知所趨赴。”98年來,我們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或者說“秘密武器”是什么,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概括,但歸根到底的一條,就是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
回顧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黑暗境地。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艱辛探索,無論是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還是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無一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其中涌現出的資本主義、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等各種主義和思潮均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認清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這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的必然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選擇。
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正是堅守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活的靈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才能在經歷一次次重大選擇時始終沿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東方大國大踏步趕上世界文明進步潮流。正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我們就會深切感受到,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經過怎樣反復比較和總結,堅定執著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就會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
2、從我們黨把握重大轉折關頭的歷史清醒中堅定“四個自信”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縱觀中國共產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無數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而每一次我們黨都能保持歷史清醒,闖出“生路”、殺出“血路”,化險為夷、轉危為機,最終走上正確的道路。
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革命形勢急轉直下,在血雨腥風的危急關頭,尚處幼年的中國共產黨緊急召開八七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1935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長征初期嚴重受挫,在黨和紅軍面臨滅頂危險的生死關頭,我們黨召開遵義會議,堅決糾正了軍事指揮上的“左”傾錯誤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和軍內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在極端險惡的情況下轉危為安,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黨和國家事業百業待興、百廢待舉,為了破除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從危難中奮起,我們黨以巨大的理論和實踐勇氣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我們黨在新時期的偉大覺醒和重大轉折。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我們就會深刻體會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每到重大轉折關頭,我們黨總能站在歷史制高點上,以高度的歷史清醒和歷史自覺廓清思想迷霧,使“中國號”巨輪沿著正確方向航行;就會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走出來的“人間正道”,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前途越來越光明。
3、從我們黨對待重大挫折的科學態度中堅定“四個自信”
人類歷史的一個根本特點就是,歷史在曲折中發展,在波浪中前進并呈螺旋式的上升趨勢。我們黨的奮斗史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挫折、磨難與失敗,但總體而言,由于我們勇于并且善于對已經遭受的失敗進行理性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在曲折中不斷發展。
回顧我們黨帶領人民革命的歷史,我們黨遭遇的一個重大挫折是土地革命時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這一錯誤給黨和中國革命帶來重大損失,甚至使黨一度處于瀕臨失敗的危險境地。面對這一重大挫折,我們黨進行了深入總結和反思,在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黨從成立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一時期、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這一時期的正反兩方面的斗爭經驗,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尤其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期間中央的領導路線問題,作了正式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能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能否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關系到我們黨能否走出挫折的陰影、回歸正確的歷史前進方向。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32年來黨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作出了正確總結,全面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這對于我們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統一全黨思想,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正如******指出:“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我們就會深刻領悟到,我們黨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不僅善于總結發揚取得的先進經驗,而且善于以科學的態度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靠自己革除自身病癥,靠自己解決自身問題;就會明白,不論發生過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論出現過什么苦難和困難,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
4、從我們黨面對重大斗爭的胸襟視野中堅定“四個自信”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沒有斗爭就沒有勝利。堅持斗爭、敢于斗爭、在斗爭中前進,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回望歷史,當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民族危亡已上升為國內主要矛盾時,剛剛嶄露頭角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國家和民族為重,義無反顧地舉起聯合抗日的大旗。從此,無論是被迫長征,還是國共合作,中國共產黨始終占據民族大義的制高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抗日力量,實現了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等不同階級的大團結、大聯合,最終共同將日本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取得中華民族解放斗爭史上的偉大勝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對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黨沒有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沒有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斗志,而是始終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永遠保持著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斗爭精神,正如******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懷!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我們就能深刻認識到,我們所提倡和堅持的斗爭,并不是為了爭奪自身利益而進行的庸俗爭斗或爭奪,而是作為一個先進的階級、組織,為了實現社會最大多數成員最大范圍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的積極斗爭。正是有了這種對矛盾斗爭的科學認知和寬廣視野,我們黨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重大選擇、重大轉折、重大挫折、重大斗爭”是相輔相成、相伴相生的。通過分析這“四個重大”,我們能更清醒地認識“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更深刻地理解“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更深切地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進而從靈魂深處汲取歷史智慧、激發奮進力量,堅定“四個自信”,增強跨越新時期“婁山關”“臘子口”的革命情懷和擔當精神。
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篇2
近日,中央不忘**、牢記**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在不忘**、牢記**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要把學習領會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組織引導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黨史、新中國史包涵了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以及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深入領會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的重要途徑,是牢記共產黨人艱苦奮斗、拼搏創新、舍己為人高尚品德的重要舉措。
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黨員干部要主動學,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同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關于不忘**、牢記**重要論述選編》、學習******重要講話文章中有關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不斷深化對不忘**、牢記**的認識和理解。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中,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弄清楚艱苦卓絕是什么、是怎么來的,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黨史、新中國史記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成就、偉大事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更能有效的為黨員干部加油、補鈣,深刻認識不忘**、牢記**的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力量源泉。
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篇3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3月24日下午,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會議中心校委會議室內,涌動著學習的期待和熱情。中央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成員、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黨校副校長謝春濤以一問一答的方式,為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教研人員、省內部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中青班部分學員送去了催人奮進的精神食糧。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這樣一個特殊年份,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基于怎樣的考量?”“對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您有哪些建議?”……宣講現場,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教研人員、省內部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中青班部分學員結合自身工作、學習經歷,踴躍提問。
面對大家的提問,謝春濤認真傾聽、一一作答,從歷史到現實、從國內到國外,既有很高的政治站位,闡述了黨中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又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回答了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一些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更體現了高超的宣講藝術。聽眾時而認真聽講、時而飛快地做筆記,現場不時響起陣陣熱烈掌聲。
“這種宣講形式非常好,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和專家進行溝通交流,把心中的一些疑惑,以及平時在黨史學習研究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拋出來,起到了釋疑解惑的作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王志強深有感觸地說,“江西紅色資源豐富。作為一名黨史研究者,研究好、挖掘好江西的紅色資源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聆聽宣講的過程也成為大家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過程。“這次宣講,除了解答一些思想疑惑之外,對高校教師如何講好思政課,有方法論意義。比如要用故事講思想,我們黨的百年輝煌歷程就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任課教師就要利用好這個精彩的故事,達到鑄魂育人的目的。再比如,要從中外政黨的比較當中講好思政課。如果講清楚這些不同,我們的廣大青年大學生會更加堅信我們黨的領導,對我們的黨也更有感情。”江西師大副校長周利生說。
講者深入淺出,聽者入腦入心。“宣講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也有力度。”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中青班學員、省發改委開發區改革發展處處長曾銘激動地說,“作為一名中青班學員,我將結合江西紅色資源學黨史,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寶貴品質。作為一名從事開發區工作的同志,我將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全省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
宣講現場,人民出版社向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教研人員、省內部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代表、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中青班部分學員贈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
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篇4
對照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回顧總結自己近年來在工作中的表現,感覺自己在黨員要求上還有一定距離,現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自我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通讀《黨史學習教育方案》不夠深入,由于難以抽出整段時間,就只挑選了部分章節閱讀,沒有全部讀完,在整體理解上存在偏差。
二是滿足于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工作缺乏自覺性、主動性。辦公室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時間長了容易滋生懈怠情緒,工作忙不過來的時候,只求干得快、不求干得好,“一竿子插到底”的實干精神還不夠強
三是存在工作方法較簡單的問題。辦公室上傳下達工作中,對領導當然是能做到尊重領導,但在任務交辦及催辦工作中,對科室的同志存在急躁情緒,個別時候甚至出現過言語沖突,過于注重工作的結果,忽視了溝通的過程。
三是發揮黨員模范作用不夠,享樂主義仍有殘留。看到其他條件較好的單位待遇高、福利好、食堂伙食好等,仍然會有羨慕情緒,存在攀比現象。
二、主要原因
一是創新能力比較缺乏。平時處理日常性、事務性的工作已經比較繁忙,較少有時間了解宏觀信息,作一些理性思考,特別缺乏全局性的思維,要實現工作創新,還需要自己不斷學習和提高。
二是爭創一流的精神不夠。“爭創一流,勇于爭先”的意識樹的還不夠牢,認為單位的大事有領導負責把握方向,作為文秘人員,只要配合好,認真完成分配的工作就行,對于如何在整體上創出成績、創出特色,充分發揮辦公室人員的參謀助手作用還缺乏認真的思考。
三、今后努力整改的方向
一是要勤于工作。做到“腦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多向基層“跑動”要“問題”,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時掌握系統內各單位工作進展情況,形成文字材料,為領導決策參考服務。
二是要勇于擔當。要敢于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和解決問題,工作方法要向老科長看齊,思維方式要向單位領導看齊,逐步形成從全局角度思考工作的習慣。對日常工作,如召開一次大會、組織一次活動、起草一份文稿等等,也要勇于擔當,做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不出差錯。
三是要政治業務兩手抓、兩手硬。時間再緊也要抽出專門時間各個時期的黨史,做到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往深里學、往實處學,切實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到工作實際中去。
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篇5
在眾多對井崗山之行的感言中,我最為欣賞的是那句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人的一生不在于你活過多少個日子,而在于你記住多少個日子,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這個歷史的交匯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能夠置身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學習黨的歷史、瞻仰紅色足跡,對我而言,是黨性的錘煉,是思想的洗禮,是靈魂的凈化。必將終生銘記!回顧6天的學習經歷,既有心得也有啟示,在這里與大家分享幾點:
一、銘記歷史不忘初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學史明理,要讀懂黨史。翻開井岡山紅色革命的歷史,短短2年零四個月,為什么井岡山能夠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體會是9個字,有信仰、有道路、有方法。
一是信仰堅定。堅持了一個解放全中國的信念。領導無產階級翻身當主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
二是道路正確。選擇了一條屬于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從引兵井岡山到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創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敢闖善創,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走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創造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豐功偉業。
三是方法有效。建立了一支無產階級的新型人民軍隊。提出為誰打仗精減部隊,去其糟粕。通過三灣改編提出把支部建在連上,設立士兵委員會,實行軍隊民主制度,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是這支部隊在井岡山克服了難以想象的重重困難,戰勝了數倍于己的敵人,由原來的1000人發展到4000人。這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跡。而造就這個奇跡的就是毛澤東提出的人民子弟兵軍事思想。
二、堅守信念大愛無疆,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學史增信,要解讀信仰。在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中國革命進程中,有多少人叛變了,又有多少革命者壯烈犧牲,4萬多英烈長眠井岡山,有名字的僅15722人,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身著紅軍裝,我們莊嚴的在井岡山烈士陵園前為逝去的英雄們默哀,時間仿佛停止,耳邊唯有綿延不斷的細雨訴說著百年來對這群最可敬可愛的人思念!到底是什么讓他們置生死于度外,舍小家顧大家,拋頭顱,灑熱血。電影《風聲》里有的一句話,我親愛的人啊,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真正的大愛超越親情、友情、愛情、超越生死!一個人只愛自己,一顆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幾百克那么輕;一個人只愛自己的小家,一顆心最多不過幾百個平方,幾許柴米油鹽那么重;一顆愛國愛人民的心能容納960萬平方公里,如高山流水,如雷霆萬鈞!
從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艱苦卓越的奮斗歷程中,從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從全球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疫情防疫戰中,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我們堅信無論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是風雨來襲時人民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
三、傳承文化繼往開來井岡精神永世流傳
學史崇德,要領悟文化。歷史是真實的概括,文學是具體的真實。井崗山革命文化蘊含在這一片血染的圣地之中,深藏在蜿蜒曲折的羅霄山脈之中,寄托在一代代世人吟誦的詩詞歌謠中。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干稻草來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這些歌謠唱出的是紅軍戰士革命理想高于一切的堅強意志。詩言志,歌詠言。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居住的1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里,以井岡山為題,先后賦詞三首。1965年5月,72歲高齡的他,故地重游,回首38年崢嶸歲月,如白駒過隙。懷著對井岡山的一片深情,他揮筆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的佳作。世上無難事,是要肯登攀,盡管一路篳路藍縷,卻依然彰顯出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蘇區根據地,共和國從這里走來。可以說,巍巍井岡山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是一座革命的山,一座神圣的山,一座象征著不屈斗爭精神的山。井岡山的老表告訴我們,到井岡山的人都會帶走兩句話,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一次井岡行,一生井岡情。我想這就是井岡山革命文化傳承的真諦所在吧。
學史以明智,鑒古能知今。日前,黨中央決定,要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在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感受黨的紅色印記,汲取黨的磅礴之力。這無疑更加堅定我們黨員的初心,讓無數共產黨人始終不忘來程,不畏前程。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讓學史者不愚;是最優的營養劑,讓知史者不慌;是最亮的航標燈,讓用史者不亂。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置身黨史長河中檢視對照、仔細掃描,在新征途銘初心定三心。
學習黨浴血奮戰的紅色史,下定“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這不是一句空話,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嘗試多許多救亡圖存之路,從太平天國、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從舊式農民起義到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遭受一次次失敗,豪杰的仁人志士在曲折和磨難中苦苦探索,卻化為一個個泡影。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關鍵期,中國共產黨從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劈波斬浪、逆風前行,28年的浴血奮戰中,他們拋下頭顱、灑下熱血,以血肉之軀踐行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揭示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先輩們的“黃沙百戰”的紅色精神,在進行偉大斗爭的新征程進一步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砥礪前行。
學習黨艱辛探索的奮斗史,堅定“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的恒心。舊中國留下一個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爛攤子,中國共產黨頂住各種壓力,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到獨立完整工業體系國,從新中國成立到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從“兩個凡是”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在艱辛探索中前行,在與時俱進中革新,盡管社會主義道路是前無古人,充滿艱辛,也終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中國偉大事業從來不是一蹴而就,這條路很漫長亦很艱辛,而今步入新征程,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要堅定“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的恒心,在困境中決不放棄,在逆境中逆風前行,在絕境中變革創新。
學習黨高歌猛進的奮進史,堅定“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的信心。100年風雨兼程,100年的艱苦奮斗,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是一種不可阻擋的奮進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前行。他們不畏過去,不懼當前,而是放眼未來,帶著自信迎難而上,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2020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這是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頑強拼搏的結果。在重溫黨的光輝歷程中,我們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要與時俱進、躊躇滿志,把“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作為我們一生的使命和責任,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逐夢前行。
推薦訪問:黨史學習的教育心得體會6篇 黨史 心得體會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