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7篇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1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個世紀的滄桑巨變,回首展望,中國共產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震驚世界的奇跡。
中國在古代曾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一度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首位。直到清朝末期,乾隆帝自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拒絕與外界交流,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自此中國逐漸衰落下來。然而打破這一局面的并不是中國自身,而是資本主義的鐵艦洋炮。從18**年到19**年,這**年間,西方列強不斷向清政府發起攻擊,而正是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致使我國與西方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降低入口關稅。中國的主權在一步一步喪失,最終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華夏大地涌起了一批救國的勇士,一系列的救亡圖存運動也逐步開展,但遺憾的是結果并不明朗。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直至五四運動的開展,這個局面才得以緩解。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生與發展,都是必要性和可能性辯證統一的結果,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也不例外。只有既具備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無產階級政黨才能脫穎而出,站立到救國救民的前列。**年巴黎和會上中國談判的失敗,直接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而由于馬克思主義當時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更加促成了五四運動的成功,打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大門,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五四運動之后,北京大學的進步學生在李大釗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國首個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會。隨著新思潮涌起,百家爭鳴、異說競起,難免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建黨骨干與形形色色的錯誤傾向展開了三次論爭,批駁了實用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社會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的謬論,捍衛了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確立起建黨的指導思想。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開展革命斗爭迫切需要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到20世紀20年代初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正是這種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時具備,才構成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艱巨使命,落在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年僅28歲夏明翰在臨行前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這篇血寫的詩字字值千金、句句重千鈞,不僅體現了他偉大的人格,更展示了他對崇高信念的不懈追求。在百年的革命史中,雖然出現了張國燾等背叛革命的事件,但是更多的是諸如***、江姐、劉胡蘭、楊靖宇、陳樹湘等革命先烈,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放棄高官厚祿,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為什么他們能夠不怕犧牲、舍生忘死?因為他們相信,共產主義最高理想不是空談!
“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回望黨走過的百年征途,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艘紅船到巍巍前行的“遼寧號”巨輪,一批批革命先烈前仆后繼。遙想紅軍當年,在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追擊,為了保存革命火種,進行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瑞金出發,期間突破了敵人四道防線,強渡烏江、遵義會師、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每一場戰斗都攝人心魄、每一枚足跡都值得追憶。廣大黨員干部要汲取其中的“營養”,不忘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驕傲自滿,把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滋養新時代長征路上的“紅色精神”。
在這個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我們重溫黨史,從中學習和感悟,汲取智慧和力量,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前進的動力。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2
黨的百年歷史,是我們黨不斷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團結帶領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歷史,是記錄了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的歷史,更是從紅船開始,記載著黨的光輝理論、寶貴經驗、優良作風的歷史。黨史的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奮斗的精神。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將在今后的工作和實踐中,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發展成績,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回顧中國共產黨輝煌的發展歷程,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一名創業青年,我深刻意識到學好用好黨的歷史至關重要、任重道遠。
黨史學習教育,恰逢建黨百年的重大時刻,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可謂正當其時。2021年,我也將帶領企業在黨的光輝歷程的感召下,繼續保持穩扎穩打的耐力,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帶著極致的好產品、好服務走出重慶,帶著行業責任和家鄉情懷,以昂揚姿態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周師兄火鍋將不斷提升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以學習黨史滋養初心,以實干實績踐行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3
黨史于我,恰如電影《你好,李煥英》中的一句臺詞:“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后的我生于、長于黨領導的祖國強盛之時,對于黨的歷史的了解和感悟更多來自課本中,宛如打我有記憶起,她就已經是偉大的模樣。讀百年崢嶸歲月,方悟得春實秋華。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不斷堅定崇高信仰、鍛造理想信念、增強必勝信心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清醒劑。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中華民族危難之際,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用事實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黨的歷史如同一灣清流,蜿蜒曲折但始終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這百年歷史長河,其中點滴都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曾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研究生,學史力行,牢記來時的路,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勇于擔當時代重任,以年輕人的干勁、闖勁、韌勁,為祖國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百年黨史記載著我們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苦難而輝煌的奮斗史,凝聚著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智慧。史乃“述往以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學好黨史,是為了更好地傳承黨史,以黨史力量鑄魂強魄、開辟未來。******在十九大上對青年寄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新青年一代,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黨史這座精神寶庫用好,保持始終不懈怠、不松勁的精神狀態加油干,積極發揮好模范先鋒的作用,做黨的形象的代言人。
學黨史,就是要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總書記經常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通過學習黨史,我看見百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在中華民族的危難時刻,自覺擔負起領導中國人民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百年后,我們當代青年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時代,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使命。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時刻準備響應組織的號召,以青年人的干勁、沖勁、韌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為祖國的建設披荊斬棘,奮勇向前。作為一名青年研究生,今后更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自己的專業技能知識;在思想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以實際行動,不斷進取,矢志不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4
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翻開百年的歷史可以看見,中國共產黨是在血與火的洗禮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今年,中央號召全黨學習黨史、國史,認真學習黨史,能讓我們從黨發展壯大的歷史中汲取養分和智慧,具有重大意義。******反復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要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營養,走向未來。因此、我在學習黨史中感悟到:
對黨員、干部而言,黨史、新中國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學習黨史,讓我認識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艱苦歷程和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偉業。
學習黨史、國史,有益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當前和未來,黨擔負著領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完成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黨必須堅持從嚴治黨,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黨史和國史反復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因此,黨經常號召黨員進行自我教育,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學習黨史、國史,從中吸取政治營養,升華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弘揚浩然正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經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牢記使命,堅定信念,確保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及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應該做到:專業學習上認真刻苦,努力鉆研;日常生活中艱苦樸素,不講排場,不鋪張浪費;積極參加活動,努力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我雖然還不是中國共產黨員,但我通過學習黨史,讓我受益匪淺,我還需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始終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和黨的目標,跟上新時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的前進的步伐,努力早日成為一名的共產黨員。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5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顧黨的百年歷史,革命火種在南湖點燃,黨帶領人民群眾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從井岡山到遵義城,從延安到西柏坡…… 每一處革命圣地都是一座閃亮的航標 ,在這篳路藍縷、驚濤駭浪的偉大征程中,正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團結人民才取得了一次次偉大的勝利。我們深刻認識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只有涵養人民至上情懷,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密切聯系服務群眾,努力為人民造福,才能不斷匯聚人民群眾強大力量、持續銳意開拓進取。
恰逢建黨100周年,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始終把學黨史作為必修課,不僅要在思想上受洗禮,更要在行動上見真章,在學習中讀懂擔當,厚植為民情懷。具體而言,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那就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想干事就是要做心中有民的貼心人。想不想干是既是態度問題也是責任問題,有的干部對朋友操心、感情用心,但對工作不關心,一心沉浸自己世界里。我們既要一心讀好圣賢書,更要兩耳關心天下事,我們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爭做“為黨代言、為民請命”的表率,要積極投身在脫貧攻堅一線、疫情防控火線、鄉村振興前線,置身矛盾最前沿、發展最需要,根植廣大群眾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連心溝通,揭開鍋蓋察民情,腳上沾滿泥土,多掌握一手資料,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真情換熱情、用真心暖民心,凝聚干群強大合力。
能干事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強化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干事創業本領。要有“技多不壓身”意識,不能把不會當借口、遇到困難就甩鍋、繞著走,更不能白天抖音淘寶,晚上啤酒燒烤,不求進取、萎靡不振。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不懂就學、不會就問,說了就干、說了就辦,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不斷提高“七種能力”,以釘釘子的精神一抓到底、勇于攻堅克難,做業務工作的“多面手”“萬金油”。
干成事就是要狠抓落實、善作善成。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要讓“干成事”成為最大的導向,決不能“干和不干一個樣”,更不能“一些干一些看”,不能只開會不干事、只安排不落實,迷信“干得好不如說得好”。“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凡事不能坐、等、拖,要撲下身子、擼起袖子把每件大事小事辦好,把每件工作抓實,要以“清晨之問、靜夜之思,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狀態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努力得到群眾的擁護支持,用實際行動交出人民滿意答卷。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6
中國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中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100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和坎坷。
100年前,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可愛的中國”頑強奮斗,他們用殷紅的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無數中華兒女,一身正氣,報效國家,以“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韌勁和毅力,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成為推動新中國發展的強大引擎和不竭動力;40多年的全面改革開放,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改革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真正做到“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踐行了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通過學習黨史,進一步堅定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補足精神之鈣。堅持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打掃思想灰塵,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從學習黨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切實融入為人民服務當中,擔當責任,奉獻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的講話指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我們要通過學習黨史,不斷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進一步厚植初心,強化使命,以不變的共產黨人本色,投身偉大的奮斗歷程,適應新的形勢,完成新的任務,實現新的發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黨史線上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7
通過公司支部組織的系列黨史主題學習研討,及黨史陳列館、雷鋒紀念館參觀學習活動,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啟發,對黨史以及開展黨史教育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
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真正達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成效,為奮力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史明理。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理解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真理。百年黨史既是一部艱苦奮斗史,也是一部理論創新史,還是一部自身建設史。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學好黨史,可以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可以深刻領悟“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是顛撲不破的歷史真理。只有準確把握這一真理,才能夠更加明白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才能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中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學史增信。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增強了“四個自信”。******指出:歷史是教科書,也是清醒劑。黨的歷史作為中華民族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深切感悟到,我們黨百年歷程中是經過怎樣反復比較和總結,堅定執著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就會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
學史崇德。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養。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14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百年黨史中,李大釗、瞿秋白、***、夏明翰、劉志丹、左權、楊靖宇、趙一曼等無數優秀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獻身,這種前仆后繼的精神鑄就了共產黨人高貴的人格品德。從黨史中體會這種精神,有助于更好地錘煉個人私德、培塑為民公德和鑄牢黨性大德,把忠誠干凈擔當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標準和行為準則。
學史力行。學習黨史要與時俱進,身體力行,在攻堅克難中激發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提高應對風險、戰勝挑戰的能力水平,推動各項事業開拓前進。通過對黨史的內在要求和深邃內涵的學深悟透,更加堅定了理想信仰、筑牢了宗旨情懷、肩負初心使命,達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工作要求。不斷將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干實事、辦實事、干成事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