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贛榆區度松材線蟲病防治活動策劃方案,供大家參考。
一、基本情況
(一)森林資源及松林資源概況
贛榆區位于江蘇省最北部,地處魯東南丘陵與蘇北黃海平原交接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5′39″—119°18′7″,北緯34°41′30″—35°7′39″,東瀕黃海海州灣,西與山東省臨沭縣毗鄰,南與連云港市、東海縣隔河相望,北與山東省日照市、莒南縣接壤。全區土地總面積214.1萬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54.92萬畝,成片林面積37.6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5.6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30.54%。我區現有松林面積1.29萬畝,主要有赤松、黑松、雪松和國外松等,分布于贛榆區境內的班莊、黑林、塔山、厲莊、金山、石橋等鎮的抗日山、夾谷山、大小吳山、小塔山、大小徐山、二龍山、龜山、廬山林區,其他各鎮(街、道)呈零星分布,有雪松、黑松和國外松等松科植物。
(二)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
20**年9月,根據《江蘇省林業局辦公室關于開展20**年全省松材線蟲病秋季疫情普查工作的通知》(蘇林辦檢〔20**〕15號)文件要求,我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境內抗日山、夾谷山、大小吳山、小塔山、大小徐山、二龍山、龜山、廬山等1.29萬畝松林開展了松材線蟲病普查,發現在抗日山烈士陵園東南坡7株枯死松樹遭受疑似松材線蟲病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危害,通過取樣、送檢,經省森防站鑒定,確定為松材線蟲病。涉及1個小班(ID03258),小班面積207.45畝。
二、目標與任務
(一)防治目標
全面清理枯死松木,堅決控制轄區內松材線蟲病疫木不外流,疫情不向外傳播,力爭年度內拔除疫點。其它區域嚴密監測,嚴防松材線蟲病傳入。
(二)防治任務
1.定期普查。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組織開展春秋兩季(每年3月—4月、9月—10月)松材線蟲病普查,形成普查分析報告,為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撐。
2.全面監測。各鎮(街、道、場)、農業農村局、退役軍人事務局、水利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等負責組織專人對轄區內的松科植物每月開展不少于1次排查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枯死現象,立即上報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3.疫木清理。疫木是指松材線蟲病疫區內未經除害處理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或者疫區外染疫的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疫木清理是指根據松材線蟲病防治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對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小班及其周邊松林的松樹進行采伐的措施。在冬春媒介昆蟲非羽化期內集中對疫情發生小班內的所有病死(枯死、瀕死)松樹進行采伐。每年10月初至翌年3月底集中疫木清理;
其余時間常年性采伐枯死木,隨時發現隨時清理。
4.綜合防治。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積極推廣釋放放花絨寄甲、設置誘捕器等生物防治技術,適時開展飛機施藥防治。
5.檢疫執法。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認真履行檢疫執法職能,嚴格檢疫監管,全面加強對涉松木單位(個人)、物流領域和建筑工地等的常態化檢疫執法檢查,防止疫情人為傳入和擴散。
三、疫情防治
(一)防治區劃
根據贛榆區地形地貌、林區松林與松樹的分布、松材線蟲病的發生區域及防治等,將全區劃分為三個松材線蟲病防控區域,即:防治區、重點防控區、一般預防區。具體祥見贛榆區松材線蟲病治理分區圖(附件1)。
1.防治區。已發生松材線蟲病的抗日山烈士陵園及周邊2000米以內區域。
2.重點防控區。與防治區相鄰的夾谷山、大小吳山、小塔山、大小徐山。
3.一般預防區。全區除防治區和重點防控區外的鎮(街、道、場)。
(二)防治責任
1.區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
2.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全區松材線蟲病監測和防控組織、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
3.抗日山烈士陵園管理處負責抗日山烈士陵園松材線蟲病監測及病(枯、瀕)死松木的清理工作;
農業農村局、水利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負責轄區內松材線蟲病監測和除治工作;
各鎮(街、道、場)負責轄區內松材線蟲病監測和除治工作。
(三)主要防治措施
加強檢疫和疫情調查,增加調查監測次數和監測點密度,全程掌握林區松樹枯死動態,如發現有松樹異常死亡及時清除并采樣鑒定,確認是否為松材線蟲病所致。加強松褐天牛誘捕,重點在抗日山松林區,增設松褐天牛誘捕點,全面降低松褐天牛蟲口密度,降低疫病感染率。
1.監測普查
(1)普查時間。在春季3月—4月和秋季9月—10月進行重點監測,其余各月長期開展一般性監測。
(2)普查內容。防治區內重點普查發生分布范圍、發生面積(以小班面積為準,孤立松林以實際面積統計為準)和病死樹數量等。重點防控區和一般防控區內重點普查枯死松樹分布地點、面積、枯死株數、松褐天牛危害情況等。
(3)普查范圍。贛榆區境內的所有松林,重點與抗日山毗鄰地帶、交通沿線、風景區、松木制品生產和使用單位、建筑工地、倉庫、城鎮、木材集散地、光(電)纜線路及高壓線路等地區附近的松林。
(4)普查措施。以林業主管部門和各責任單位為主,同時建立社會監測制度,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
2.疫木除治
疫木集中除治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清理病死(枯死、瀕死)松樹,責任單位從當年10月全面開始,至翌年3月底全部清理結束;
第二階段責任單位自查,責任單位于4月底前完成自查,做好清理工作總結;
第三階段清理成效檢查,5月底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驗收,考核清理任務落實和完成情況。
責任單位要按照國家及省林業局的要求,嚴格按照技術標準操作,確保徹底清理病死(枯死、瀕死)松樹。嚴禁濫伐健康樹木,嚴防非法流通疫木。具體要求如下:
一要派專人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技術人員指導下,對病(枯、瀕)死松樹進行鑒定、標記,確定應清理病(枯、瀕)死松樹。
二要及時清理病死樹,采伐的松樹及直徑大于1厘米的樹枝,定點堆放,就地全部粉碎(削片)或燒毀(為確保焚燒安全,可在每個山頭設立病死樹焚燒池)。
三要對伐樁除害處理。疫木采伐后將伐樁連根挖出進行燒毀(或粉碎),或者將伐樁控制在不高出地面5厘米的高度,伐樁上放置磷化鋁1—2粒,再覆蓋0.8毫米以上厚度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壓實。
四要做好檔案管理,對采伐的松木登記造冊,清理、焚燒現場、樹樁處理等圖片、影像資料。
五要強化疫木管理。轄區內禁止擅自采伐松木,堅決禁止盜伐、使用、買賣疫木等行為,嚴防松材線蟲病人為傳播擴散;
嚴禁將疫木擅自運出本轄區。
3.媒介昆蟲防治
(1)誘捕器防治。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在抗日山防治區及夾谷山、大吳山等地使用松褐天牛誘捕器,進行成蟲誘殺防治,降低傳播媒介的蟲口密度。
(2)設置誘木防治。在松褐天牛羽化前2個月,選取林間衰弱松樹設為誘木,在誘木胸徑部環剝10cm寬的環剝帶,環剝深度至木質部。誘木每10畝可設置1株,于每年冬春季媒介昆蟲非羽化期,將誘木逐一伐除后全部進行粉碎(削片)或者燒毀處理,加強誘木管理,嚴防誘木流失,防止傳播媒介擴散。
(3)藥物防治。在5-8月松褐天牛成蟲期,使用“綠色威雷”微膠囊、噻蟲啉等殺蟲藥劑,飛機施藥或人工噴藥防治松褐天牛。對于具有特殊重要保護價值的松樹,在1月份選用3%甲維鹽、3.2%阿維菌素或5%啶蟲脒等注干劑,樹干注射預防和防治松材線蟲。
(4)生物防治。引進釋放花絨寄甲、管氏腫腿蜂等松褐天牛天敵,利用天敵壓低媒介昆蟲種群密度和數量。
4.加強檢疫監管
進一步加強檢疫執法工作,特別是加強林區周圍施工單位及供電、通信等單位包裝材料的檢查監管和檢疫,對所有進入轄區的苗木及松木制品進行檢疫檢查,定期對涉木企業開展檢疫檢查,并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檢疫執法行動,避免違規調運涉木制品,避免新疫源傳播入境及控制本區疫源外傳。
5.及時開展跡地更新
在疫木除治工作結束后,科學制定更新跡地措施,加強營林技術措施在松材線蟲病治理中的應用,積極開展病死樹跡地造林,實施景觀綠化、森林撫育等工程,推廣鄉土樹種、多用闊葉樹種、增加園林樹種,提高樹種多樣性、改善林分結構,營造混交林,高質量做好抗日山生態修復。
(三)檔案管理
進一步規范檔案管理,分項建立松材線蟲病治理檔案。主要包括:
1.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制定印發的松材線蟲病相關文件、防治方案及相關會議資料等臺賬;
2.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普查、取樣、檢測鑒定等工作臺賬;
3.轄區內檢疫檢查、涉木企業及個人登記備案等資料臺賬;
4.松材線蟲病疫情除治作業、疫木監管等資料臺賬;
5.松材線蟲病疫情除治現場圖片、影像等等資料臺賬;
6.松材線蟲病防治成效、檢查驗收、工作總結等資料臺賬。
四、除治質量驗收及績效評價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松材線蟲病疫區和疫木管理辦法》、《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等要求,每年區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當年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質量檢查。
(一)檢查時間
1.春季檢查。除治工作結束至松褐天牛羽化前,一般在5月底前完成。
2.秋季檢查。結合每年秋季普查進行,一般在10月底前完成。
(二)檢查內容
1.春季檢查。對照年度除治任務,全面檢查任務完成情況。主要包括:疫木清理和除害處理情況、除治作業區病死(枯死、瀕死)松樹情況、除治作業區枝椏清理情況、除治跡地周邊居民房前屋后薪材或木材存放情況、疫木粉碎(削片)或者燒毀情況、疫木除治監管情況、檢疫封鎖情況等。
2.秋季檢查。根據年度除治任務指標,檢查除治區內松材線蟲病發生、媒介昆蟲防治、山場除治、疫木監管、檢疫封鎖等情況,核查秋季疫情普查數據,并對照上年度秋季疫情發生情況,評價年度防治成效。
(三)檢查與評價方法
贛榆區松材線蟲病除治質量檢查將參照江蘇省考核指標標準,采取現場檢查、查看檔案、核實病死樹清理量、疫木監管等進行綜合考評。績效評價將根據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及秋季松材線蟲病普查發生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年度治理效果,綜合評價結果將作為年度工作考核依據之一。
五、經費預算
2021年,預計共需防治資金20萬元(包括疫木處理)。其中: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費5萬元(疫情監測、調查及技術培訓等),枯死木清除治理10萬元(除治勞力、除治藥械等),防控規劃編制、督導、檢查驗收、考核5萬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贛榆區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2),研究部署全區的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
(二)加大資金投入。區財政要統籌安排松材線蟲病防治經費,將松材線蟲病的防治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上級專項資金,加大機械設備及人力投入,提高除治效果與能力,保障治理工作高質高效實施。
(三)加強技術指導。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做好防控技術保障,開展疫情調查監測、預報,防治技術指導和培訓,及時制定防控工作計劃并落實防控措施。組建基層監測隊伍,加強對各鎮(街、道、場)及相關部門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不斷提高基層監測水平和除治水平。
(四)加強監督檢查。堅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松材線蟲病發生鎮或相關單位在規定時限內保質保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由區松材線蟲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加強日常工作檢查指導,確保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對沒有完成防治目標任務、造成林業資源損失的將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五)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會議、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宣傳形式,廣泛宣傳松材線蟲病危害的嚴重性和防控工作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以及識別、除治松材線蟲病的技術知識,進一步提高廣大干群對松材線蟲病預防與除治工作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防控意識。
?
推薦訪問:贛榆區度松材線蟲病防治活動策劃方案 贛榆 病防治 策劃方案